解密炮制五味子生津之要药收敛之妙剂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0119.html 中药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别称有荎蕏、玄及、会及,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五味子名字来源 五味子之名从何而来呢?中药的药名一般都有其意义。看其字面上的意思,可以认为五味子有五味,若是从直观感受出发,其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而五味子的起名,在古代文献也有相关记载可以考证。《新修本草》卷第七:“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 总而言之,五味子兼有酸、甘、辛、苦、咸五味而得名,由于这五味又分别与五行对应,故《抱朴子》中认为:“五味者五行之精,其子有五味”。 炮制方法 五味子多于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经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后得到生品五味子。 五味子入药历史悠久,自晋代起便有相关的炮制方法记载。有观点认为五味子“入药不去核,必打碎核,方五味备”(《钩元》)。具体的炮制方法中,以蜜蒸方法出现最早,《雷公炮炙论》:"凡用(五味子)以铜刀劈作两片,用蜜浸蒸,从巳至申,却以浆浸二宿,焙干用"。在此稍后出现的炮制方法有清炒、与辅料(蜜、麸、糯米等)同炒和酒制的方法出现,清代是炮制方法和炮制辅料种类较多的时期,其中有多种方法沿用至今,如酒炒、蜜制。明、清两代对炮制作用也有较多的论述,而且这些论述对指导临床用药至今仍有一定意义。现今《中国药典》收载的炮制方法仅醋蒸法一种,此法在古代文献中却未见记载,是近代炮制发展出的清蒸法。 现代五味子炮制品除了生五味子和《药典》中所收录的醋五味子两种以外,还有酒五味子、蜜五味子较常见。 01 醋五味子: 取净五味子,用米醋拌匀,置适宜容器内,密闭,加热蒸至黑色,取出干燥。用时捣碎。表面乌黑色,油润,稍有光泽。果肉柔软,有黏性。种子表面棕红色,有光泽。 02 酒五味子: 取净五味子,用黄酒拌匀,置适宜容器内,密闭,加热蒸至表面紫黑色或黑褐色,取出干燥。用时捣碎。 03 蜜五味子: 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五味子中,拌匀,润透,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用时捣碎。 炮制目的 五味子味酸,性温。入肺经、肾经。《纲目》:“五味子酸咸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中宫益脾胃。”五味子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的功效,主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不同的炮制品用药时基本一致,功用上略有侧重区别。文献记载五味子:“滋补药用熟,治虚火用生;敛肺少用,滋阴多用;止泻捶碎,益肾勿碎;润肺滋水,蜜可拌蒸”(《得配》);“五味子,入补药熟用,入嗽药生用”(《仁术》)。现一般认为生五味子长于敛肺止咳,生津敛汗;用于体虚多汗,津伤口渴,适当配伍可用于外感咳嗽;亦能涩精止泻。醋制后,能增强酸涩收敛作用,故醋五味子涩精止泻作用更强,多用于遗精滑泄,久泻不止;亦可用于久咳肺气耗散之虚证者,但不宜用于外感咳嗽。酒制五味子,一方面五味子其性敛涩,另一方面酒又辛热行散,故酒五味子敛涩作用弱于生品,而温补作用却强于生品,多用于心肾虚损,梦遗滑精,心悸失眠等属于虚中夹滞的患者,或用于温补剂中,对遗精而又阳痿者选用本品更恰当。蜜制五味子润肺补虚作用增强,适于肺虚久咳少痰或肾虚气喘,呼多吸少之证。 五味子分南北,我们所说的五味子多指的是北五味子。从外形性状鉴别,北五味子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而南五味子(即植物华中五味子的果实)直径较小,表面色较北五味暗,呈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纲目》认为:“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古今用药情况基本相同,先也有观点认为南五味子品质较北五味子差,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某些南五味子产地也有成功培育出了品质优良南五味子的案例。 现代关于五味子炮制研究方面的资料目前虽然不多,但研究的结果与临床应用基本符合。五味子主要含挥发油、木脂素类、有机酸类、叶绿素、甾醇、维生素C和E、树脂、鞣质等。经炮制后五味子中酸性成分及挥发油减少,种子中木脂素成分含量增高,与古代“人补药熟用,入嗽药生用”(《仁术》)和强调“入药不去核”的认识一致。炮制品水煎液总木脂素量只有种子中的1/6~1/5的结果也与临床所证明的“烤熟五味子粉或蜜丸疗效最高,而水煎剂、生五味子粉疗效最差”相一致。 五味子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但需要注意的是,若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五味子。 注意:以上诸药请在正规执业中医医师指导下使用,请勿自行处方。 参考资料:《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 文案:李婧 编辑:李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zz/5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夏吃姜赛参汤rdquo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