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一聊糖尿病——“三多一少”的事:

我们常说的三多一少其实就是多饮、多尿口干、多食,体重下降。

很多三十多岁的朋友觉得自己身体倍棒,吃啥都没问题,糖尿病只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其实不然。

每10个我国的成年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人,每2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前期的患者,真是日子的过得好了,反而对身体更加放纵了。

糖尿病可怕么?它还有多种并发症。

之前就有个60岁的患者,也是典型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一晃4年的时间晃过去了,原本身体健康,干活不费劲的老太太,整个人都变得干瘦干瘦的。

看诊前的几个星期,身上的毛病开始犯的厉害了,头晕、总感觉看不清东西,手脚麻木,大便干,小便又还发黄,心烦晚上睡觉睡不好,爱做梦。

刻诊:脉象细数、舌淡红,偏干,空腹血糖12。

见方:葛根、生地黄、麦冬、太子参、天花粉、山药、五味子、山茱萸、甘草、玄参、知母、鸡内金、天麻。(不是基础方、切勿直接套用、盲目用药)

期间对方子加减,前后调治了一月有余,身体症状基本消失了,复查空腹血糖降到了7.7。

这个方子里面多味药都是有滋阴的作用,天花粉能止渴,葛根能生津,生地黄、麦冬、玄参、知母用来滋阴清热,太子参补充气阴,山药滋阴健脾、鸡内金健胃消食。五味子、山茱萸,酸而生津。天麻平肝熄风、疏风通络用来管眩晕头痛的。

上文医案中的这位朋友,辨证属于胃阴不足。

总饿得慌,胃阴不足,虚火到处搞破坏,所以会感觉口渴,喝水自保,我们指导脾胃之阴无法合理的吸收利用我们吃下去的水谷精微,人就尿多,身体还比较消瘦。

大家看她大便干、心烦睡不好、小便发黄发赤,舌头干,都是说阴不足,有虚火的情况,这阴不足了,虚风内扰,所以总感觉手麻、脚麻、头晕。

大家可能看的方子有很多,因为糖尿病也太多太多了,受这类问题困扰的人越来越多,在此和大家提点建议:

杂一点

不要老是白面、大白米饭,可以适量在饮食搭配中加入谷物杂粮,蔬菜,混合饮食来调控血糖。

粗一点

有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吃些比较“粗”的主食,全麦/白面,糙米/精米。

瘦一点

虽然人很瘦了,但是还是要吃肉,吃些白肉、像鱼类的脂肪含量低,是不错的蛋白质来源。

淡一点

吃饭要淡一点,少盐、少盐、少盐。

懒一点

蔬菜不用切太细,水果能吃整个就不要榨汁,吃豆子不要煮太烂。

爱自己一点

不抽、不喝,不长时间久坐,不能想着没关系,不要向着基因和坏习惯低头。

这几个一点只要做好,血糖问题自然而然就会“隐身”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xz/13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