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至,防暑湿养生记三宜忌三满节气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廿四节气关爱你的 精彩康美人 01 健康提示 此时节天气炎热,雨水较多,湿热之气较重,人们常感疲倦易困、食欲欠佳。娄琪建议,在饮食调理方面应以清热利湿、助脾运化为基本原则,可吃冬瓜、薏仁、扁豆、赤小豆等食物以清热利湿。运动方面宜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方式,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可过大,以汗出为宜。 北京时间5月21日3时37分 迎来24节气之一的“小满” 五绝·小满 夜莺啼绿柳, 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 迎风笑落红。 今日迎来小满,这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即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国平说,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不满,则空留遗憾;过满,则招致损失。对于人生来讲,小满,也许是最幸福的状态。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所以叫小满。 小满过后,暑天湿热正式拉开帷幕,此时防暑湿是养生第一招。 小满有三宜 01 苦菜端上桌 小满节气人体生理代谢旺盛,营养物质消耗会增多,应及时进补,且偏于清凉,切忌过于温热,损耗阴津,过于寒凉的食物也不要摄入过多。给大家推荐吃苦菜。 苦菜,性味苦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指出:“苦菜调十二经脉,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强力明目”。腌苦菜是夏日佐饭的美味佳肴,可以爽口开胃、消暑、清心除烦。 此外,从中医角度讲,苦味食物都属于寒凉性质,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健胃的功效,因此特别适合于在炎热的夏季食用。但是,体质比较虚弱者不宜食用。 02 昼长夜短按点睡 夏天昼长夜短,对很多人来说,按点睡觉是个难事儿,但休息不好,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 因此,应从小满开始,及时调整作息,保证晚上10点到11点就寝,早上5点半到6点半起床,午饭过后20分钟午休小憩。这样,等酷夏真正到来,我们就能养成合理的作息了。 一般来说,使用空调时室内温度不要低于26℃,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换气。 03 出汗也养生 夏天,很多人怕出汗,不爱锻炼。其实,适当地锻炼,有利体内汗液排出,帮助祛体内湿气。不过,要选择合适的运动,可在晨起或傍晚时分,到公园或树荫处散步、打拳、养生操、跳舞等,均为较好的锻炼方式。 随着小满气温逐渐升高,要适当多饮水,以温开水为好,以促进新陈代谢、内热的排出。 小满忌“三满” 01 汗满:贪凉易伤阳,养阳按揉足三里 进入小满后,天气渐热,汗液的排泄也会加快,中医认为“气随汗脱”,而“气者阳也”,所以人体阳气也会受损。此外,热天人比较贪凉,如空调、冷饮等,易受寒湿之邪而伤阳。 夏季养护阳气,补中益气比较适合按揉足三里穴。该穴位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四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一横指,该处即是。 具体方法是,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按揉时,会产生酸麻胀痛的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02 湿满:雨多伤脾胃,饮食祛脾湿 “小满小满,江满河满。”说明这时开始,雨水开始多起来。中医讲,脾主运化,夏季湿气重,湿毒困脾,堆积在体内,到了冬天的时候脾胃就会容易出现不适。 南方此时节雨水和江河湖水常涨满,湿邪更易侵袭人体,如常说的“春困夏乏”就是此时了,人容易疲倦走神,故应经常到户外吸纳清阳之气,多吃一些利水渗湿、芳香醒脾、益气养阴的食物,比如薏苡仁、莲藕、冬瓜、白扁豆、山药、砂仁、五味子、西洋参、麦冬等。 与此同时,切记不要贪凉。炎炎夏日,冷饮、饮料是最佳解暑选择,但是由于饮料温度太低,容易影响胃气和降,出现嗳气、腹胀等症状。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避免外感湿邪,这样可避免脚气、湿疹等不适症状的发生。 03 胁胀满:心烦意乱,闭目养神 由于气温增高,很多人会感觉胸胁部位胀满,就是胸口堵得慌,容易出现心烦的现象。 如果感到头昏脑胀、怒火中烧或者遭遇不幸悲观烦乱时,可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闭上双眼,同时用双手食指指腹轻轻揉按眼睑,使眼球感到胀、热,可以让气息平稳、燥火降散。 闭目养神时要注意做到“放松、入静、顺其自然”,这样才能使全身经络疏通、气血流畅。而晚上睡不着时,最好的选择也是“闭目养神”,以静其心,降低失眠烦躁感。 文章来源:健康云讲堂惊喜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编辑:老周 节气养生 “养心”时节到了,增酸减苦,调养胃气,宜食清淡 勤喝水,防过敏,清养肝,让你更健康的饮食8原则收好! 健康生活5部曲,晚睡早起,美食药膳,养肝利胆! 食甘甜少酸,养肝健脾祛湿,护阳养活一团春! “清”运动、养足神、吃“发”物、多甜少酸 脾怕“湿”、最得调,三宜三忌,要注意! ↑与朋友圈或群分享,写想法,点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cd/9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警讯天然的ldquo壮肾猛将rdq
- 下一篇文章: 小满至,防暑湿养生记三宜三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