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谷雨,慈禧吃过的五味子膏可
今天是“谷雨”,是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了。从今之后,就要进入消耗最大的夏天。因此,古往今来,很多名医都讲究在此时服用五味子,因为五味子具有收敛效果,在夏天之前服收敛之药,是为了防止夏天过度消耗对身体的损伤。如果说人参黄芪白术之类的补气药是在“开源”的话,五味子就是在“节流”,所以被称为“生津之要药,收敛之妙剂”。孙思邈说过:“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清朝御医们尊孙思邈古训,在《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记述了慈禧服用“五味子膏”的医案:“光绪年六月初八日,五味子膏。五味子八两。水洗净,浸半日,煮烂,滤去滓,再熬似饴,少加蜂蜜收膏。”其实,在之前,“五味子膏”在宋代的《本草衍义》和明代的《医学入门》中早有记载,主治的病症有个关键点,就是“虚脱”。这个“虚脱“不是我们常说的因为低血糖或者炎热导致的休克昏厥,而是因为“虚”导致的身体各种功能的失职,比如大汗,尿多,身体各种分泌液的稀薄量多,失眠,心慌等等,总之是身体“hold不住”时出现的种种“脱管”表现。之所以“hold不住”,就是因为身体虚了,而且主要是气虚,对此的治疗,补气乃至补阳的药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通过药物减少消耗来护住正气,五味子的作用就是后者,它能帮助身体“hold住”。既然叫五味子,就是因为它具备了五味,《新修本草》中说:“其果实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俱也”。中医讲,五味分入心肝脾肺肾五脏,所以五味子的“节流”作用可以体现在五个脏腑,因此,上到心主管的心慌失眠,下到肾主管的尿多,白带多甚至遗精滑精,都是它能“hold住”的。开给慈禧的“五味子膏”,其中一个治疗的关键是帮助其安眠,因为五味子有很好的安眠作用,只是这个失眠一定是因为虚,虚得管束不住心神了,心神四处游荡,“夜不归宿”,人就会失眠,或者即便是睡着了,也很容易醒,觉很轻。除了失眠,这种人,白天的时候时常会觉得心慌,甚至有坐立不安,慌慌张张的感觉,即便其实没什么需要着急的事,这些都是因为虚得“hold不住”了。非但如此,他们会很容易出汗,夏天的时候因为天热自然更严重,出汗本身是“hold不住”的结果,更是一种耗竭,只能使人更加“hold不住”,由此进入恶性循环,五味子的价值就在于通过“节流”,打断这个恶性循环,使人能安眠,不心慌,少出汗,这也是在春天开始吃五味子的意义,为预防夏季的消耗,“战线”前移。 ··· 作者 佟彤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yuanz.com/wwzyc/938.html
- 上一篇文章: 服务这个种桑葚的界首老乡碰到了丰收的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