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风藤
试酿米酒初步成功,大大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我们定下了更“雄伟”的目标,下一锅酒,我们准备酿大药子酒。 要酿大药子酒,首先得有大药子。 要搞到大药子,一种方法是花钱购买,一种方法是自己做。 虽然我们攒够了购买大药子的钱(其实价格很便宜),但我们不能保证买来的大药子是不是足够好,为了满足我们日渐调高的口味,我们一咬牙,决定自己做大药子。做出这一决定,一定程度是无事找事,再一个是出于好玩的目的。 我其实对酿酒屁都不懂,懂是只有谢老师,他自称拥有十余年大药子酒的酿造经验,我们姑且信之。 谢老师说,制作大药子,要用到二十多种草药,其中最重要、最难搞到的一种,名字叫风藤。 风藤,很好听的名字,我从来没听过,也从来没见过。得,我们就去扯它,我倒要去见识见识,它究竟是一幅什么模样?生长在怎样的环境? 12月2日,星期天,我们约起谢老师,一起走入山里,扯风藤。 在我们出发之前,谢老师事先已进行过侦察,哪个地方能扯到风藤。否则,乱爬一气,跑断脚,也不定扯到一根。 行走在山间小路,东看看,西瞅瞅,说不定哪棵树下,会发现一窝野菌,或是其它的山珍野味。 瞧瞧,野味来了,这种野果叫猪腰子,模样很好看,一个接一个,像糖葫芦,倒不太像猪腰子。可惜,这玩意人不能吃,其根锤烂打碎,是药鱼的佳品,丢入江里,会药翻小鱼一片。但我不知这种野果的学名叫什么? 我们来到一条干涸的山箐,手脚并用地向上爬。 爬了约七八十米吧,在山箐的一处岸边,谢老师指着一种植物说,瞧,这就是风藤。 我用形色软件识别,居然能识别出来,识别出来的名字,居然也叫风藤。我原来以为风藤是一种灌阳的叫法,还会有学名之类的名字。 百度百科:风藤(学名:Piperkadsura(Choisy)Ohwi)是胡椒科,胡椒属木质藤本;茎有纵棱,节上生根。叶片近革质,卵形或长卵形,顶端短尖或钝,基部心形,腹面无毛,背面通常被短柔毛;叶脉不甚显著,叶柄有时被毛;叶鞘仅限于基部具有。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苞片圆形,近无柄,盾状,花丝短。子房球形,浆果球形,褐黄色,5-8月开花。 分布于中国台湾沿海地区及福建、浙江等省。生于低海拔林中,攀援于树上或石上。 药效:辛、苦,微温。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山箐不大,两边满是野生的植物。 我们继续向上爬,走到一个人头多高的石坎面前,终于发现一点涓涓细流。 我费了老劲,爬上石坎,前面的山箐还是差不多一个样子。 岸边石壁。 越向上走,发现箐沟里的水渐渐地多了起来,居然还有一个小水塘。 又发现一株风藤。 这玩意很像芋头,但不太可能有人在箐沟里种芋头,莫不是野芋头? 来到一个悬崖前,悬崖高有四五米,挡住我们前行的道路。 两边也是这种石壁,迂回前进,也不是良策。 只有硬着头皮向上爬了。 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爬上悬崖,就发现岸边的一株树上,长满红红的果实。 果实看起来很像荔枝,但比荔枝稍小,摸起来软软的,没有荔枝一样的皮。 摘下来,直接咬一口,果肉很细很嫩,肉中富汁,极甜,不亚于荔枝,肉有小籽。 我们当地人叫这种野果为冷饭柁柁,不知学名叫什么。 上网搜一下,有种叫冷饭团的,名字和模样有点像。 百度百科:黑老虎,别名:冷饭团、臭饭团、糯饭团、酒饭团、过山龙藤、大钻、万丈红、透地连珠、紫根藤、外红消、红过山、钻骨风、大叶南五味,拉丁文名:Kadsuracoccinea.木兰科1、南五味子属藤本,全株无毛。 黑老虎的叶革质,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多生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其根部,可用以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经采集后将其切片,晒干入药。木质常绿藤本野生水果植物。它果形奇特,营养与药用价值高,具有食用、观赏、美化、绿化及药用于一体,根药用,能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治胃病,风湿骨痛,跌打瘀痛,并为妇科常用药。果成熟后味甜,可食。 黑老虎,茎叶一年四季青绿,藤本,全株无毛,是观赏做盆景.园林绿化,发展观光农业的良好苗木,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果。果型为聚合果,表面恰似足球;形状新颖,独一无二,非常奇特。果大有光泽,表纹象菠萝,垂吊如灯笼;果径10~12厘米,果重克左右,大果可达克;幼果青绿色,成熟为深红,色艳如花,珍奇可爱,这一大自然的独特造形令人叹为观止。作矮化盆栽,更是天然杰出的一幅艺术佳作。 网上的冷饭团的图片与我所见的冷饭柁柁模样有点出入,可能是不同的品种吧! 当地人在这里建了一人取水设施,建得太简陋了,将上游箐沟里的水全引走了。 满载而归。 战利品:几斤风藤及若干冷饭柁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yuanz.com/wwzyc/2969.html
- 上一篇文章: 从一个病例谈中医对危急重症治疗云海居士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