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龙中医middot细辛
摄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 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 小辛、少辛。 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多用根部。 幼苗移栽后生长3~5年采收,直播栽培生长5~6年采收。以9月中旬采收为佳。 味辛,性温,有小毒。归心、肺、肾经。 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之功,多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痰饮咳嗽等证。 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该方用细辛配伍茯苓、甘草、干姜、五味子,共奏温肺阳、化寒饮之功,主治寒饮咳嗽。 1~3g。散剂每次服0.5~1g。外用适量。不宜与藜芦同用。 《本草经百种录》:“细辛,以气为治也。凡药香者,皆能疏散风邪,细辛气盛而味烈,其疏散之力更大。且风必挟寒以来,而又本热而标寒,细辛性温,又能驱逐寒气,故其疏散上下之风邪,能无微不入,无处不到也。” 《长沙药解》:“细辛,敛降冲逆而止咳,驱寒湿而荡浊,最清气道,兼通水源。细辛温燥开通,利肺胃之壅阻,驱水饮而逐湿寒,润大肠而行小便,善降冲逆,专止咳嗽。其诸主治,收眼泪、利鼻壅、去口臭、除齿痛、通经脉,皆其行郁破结,下冲降逆之力也。”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全国各地皆见,以黑龙江、吉林、辽宁所产之北细辛为道地药材。张仲景以细辛、五味子、姜为温肺化饮的基本方,创制了苓甘五味姜辛汤、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四方治疗不同类型的咳喘。除温肺化饮外,细辛可治疗牙痛,坊间有“一味细辛止牙痛”之说;用于治疗鼻窍疾患,如《重订严氏济生方》之辛夷散;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如当归四逆汤、独活寄生汤等。细辛治疗这些疾病的药性原理在于,细辛性温而极辛,性能疏散走窜、行郁破结,内能温肺化饮,外能通窍行络,正如徐大椿所云:“能无微不入,无处不到也”。 说到细辛,不得不提其毒性。古人曾说:“细辛不过钱,过钱赛人言”,认为细辛入丸散时,用量不能过钱,过量则有毒如信石(砒酸)。但应当注意的是,其毒性大多是入丸散时出现,入煎剂的毒性并未有医家记载。在《伤寒杂病论》细辛诸方中,细辛用量皆在二两以上,而方后注并无不良反应的记载,可见细辛入煎剂是相对安全的。现代药物毒理学认为,马兜铃科植物普遍含马兜铃酸,这是其致癌性及肾毒性的主要成分。细辛根部中马兜铃酸含量极低,而马兜铃酸水溶性极差,煎煮又可以降低汤剂中的马兜铃酸含量,因此细辛入煎剂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但是,即便如此,运用细辛也要慎重,应当中病即止,切不可过量、久服。 专题往期回顾 本草龙中医·藿香 本草龙中医·紫苏 本草龙中医·玉竹 本草龙中医·射干 本草龙中医·曼陀罗 本草龙中医·商陆 本草龙中医·牛蒡 本草龙中医·蒲公英 其他专题回顾 明辨求真阴阳之道杂说随笔视频讲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yc/10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技术分析当归党参价涨走缓,家五味子产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