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中成药大列表任君选择
为什么,有些人,就是等着别人给你翻文章呢? 范医生,你有没有写这个么?写那个么?能写个这个么?能写个那个么? 我这是餐厅吗? 由你点菜吗? 手残吗? 不会翻目录吗? 不会翻历史纪录吗? 是不是很久没声明我脾气不好会拉黑人了? 咳嗽中成药大列表:任君选择 编者:范怨武 .12.09 声明:请外地患者不要冲动来找我 (点击可打开看原因) 在这个起风的季节,没有浪漫,没有柔情,听,你听,隔壁老王的气管炎又发作了。 冷吗? 范大夫给你带来一篇暖文! 请! 好好呵护你的肺! 范大夫支持你,顶你,的肺。 辛苦一天罗列了一些中成药,好好学习一下,注意,药不是万能的,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三天没效就去找大夫。 三天见效,回来赞赏支持我的付出。 不敢配图,一配图,文章就更长了。 至于说哪个牌子好,我就不说了,为免说我给厂家打广告,自己去药店比较。 只能这样说,凡是店员拼命推荐的,我都不太会去买。、 好,进入正题! 偏风寒的咳嗽(有寒热夹杂的) 常表现为咳嗽、痰稀白或有泡沫、喉痒,伴有风寒感冒症状。应选用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类中成药。代表药物有: 通宣理肺丸:用于感冒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疼痛。 组成: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 分析:方中麻黄、苏叶宣肺达表;前胡、杏仁、陈皮、桔梗、半夏止咳化痰;茯苓清利生痰之源;枳壳宽胸下气;黄芩防肺气郁久化热;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辛温发散,宣肺止咳,兼以化痰之功。 这个方子,是我用了又用的,很多家长自己都学会了,好用是吧?我常配合保和丸一起用,还能通鼻子。 止咳宁嗽胶囊:疏风散寒,宣肺解表,镇咳祛痰。用于风寒咳嗽,呕吐。(这个是止嗽散变方) 组成:荆芥,防风,麻黄(蜜炙),苦杏仁(炒),紫菀(制),款冬花(蜜炙),白前(制),百部,前胡,桔梗,陈皮。 分析:就是止嗽散合上防风麻黄杏仁,加强了祛寒的力度,你要是说这个药能治咽痛,感觉就有点扯了。但治疗风寒咳嗽,是很不错了。 风寒咳嗽颗粒:主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组成:麻黄、苦杏仁、法半夏、紫苏叶、陈皮、桑白皮、五味子、青皮、生姜、甘草(蜜炙) 分析: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苦杏仁降气散结,润肺止咳,两药共奏宣肺止咳平喘之功,为君药。法半夏燥湿化痰;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五味子宁心安神,止咳平喘;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共为辅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而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肺散寒,祛痰止咳之功效。 说白了,这其实也是小青龙的变化,这不是纯寒,中间还是挟有一点郁热的,一般分有早晚咳嗽。 小青龙合剂:主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组成: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炙甘草、法半夏、五味子 分析:这个还要我分析吗?自己看文章《我的几个常用咳嗽方子(3)》(点击蓝字可阅读) 偏风热的咳嗽(有寒热夹杂的) 常表现为咳嗽气粗,或咳声嘶哑,痰粘稠或黄稠,咯痰不爽,常伴发热、口干、咽喉疼痛等。应选用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类中成药。代表药物有: 桑菊感冒片:主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组成:桑叶,菊花,连翘,薄荷脑素油,苦杏仁,桔梗,甘草,芦根 分析:这个暂时不分析了,本来我想专门为这个方子写一篇文章的,但实在是太忙了,时间越来越少。这个其实,主要是单纯的肺卫有郁热,很表浅的。比如,衣服穿多了,憋了点热,比如天突然转凉了,毛孔闭了,又憋了点热,这种就适合了。 川贝枇杷糖浆: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吐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咳嗽及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组成:川贝母流浸膏、桔梗、枇杷叶、薄荷脑 分析:方中川贝清热润燥,化痰止咳;辅以枇杷叶清泄肺热,化痰下气;佐以桔梗宣肺止咳,薄荷脑疏散风热。诸药合用,共奏清宣肺热,化痰止咳之效。 这个一定是要热痰,稠点黄点,鼻腔应该要感觉到呼气有点热的。 感冒止咳颗粒:主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发热恶风,头痛鼻塞,咽喉肿痛,咳嗽,周身不适。 组成:柴胡,山银花,葛根,青蒿,连翘,黄芩,桔梗,苦杏仁,薄荷脑 分析:方中柴胡、山银花相配,有疏散退热之功,共为君药。葛根解肌退热;青蒿退虚热;连翘、黄芩清热解毒,共为臣药。桔梗、苦杏仁宣降肺气以止咳化痰;薄荷脑芳香辛散,疏风散热而利咽消肿,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表,止咳化痰之功。 这个己经偏热了,主要带一点咽痛,张开嘴,看看喉咙,得是红的啊! 急支糖浆:主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 组成: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菀,前胡,枳壳,甘草 分析:方中鱼腥草味辛性寒,清热解毒,为君药。金荞麦味甘涩微苦性寒,清解毒热,活血散瘀;紫菀化痰止嗽;前胡降气化痰止咳,共为臣药。四季青清热凉血;枳壳行气宽中,为佐药。麻黄宣肺止咳平喘;甘草止咳祛痰,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共用,共奏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之效。 得是热症啊,痰黄、稠,鱼腥草治疗气管的炎症还是不错的。 小儿咳喘灵颗粒:宣肺、清热,止咳、祛痰。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组成:麻黄、金银花、苦杏仁、板蓝根、石膏、甘草、瓜蒌 分析:这个是,主要还是热症,麻杏石甘汤加味,加重了清热的力度,一般伴有发烧、咽痛的,查个血象,白细胞多少偏高。 偏风燥咳嗽(主要是有外感) 常表现为无痰或少痰,或干咳,口、鼻、咽干燥,咳嗽伴有胸痛,头痛,无汗尿黄,大便干燥等。应选用疏风清肺,润燥止咳类中成药。代表药物有: 秋梨润肺膏: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久咳,痰少质粘,口燥咽干。 组成:梨、百合、麦冬、川贝母、款冬花。 分析:还用分析吗?天热,又干燥的时候,没有痰,干咳嘛!你们都会炖川贝雪梨水啦,懒的话,就用这个吧。 但如果是痰湿之咳,多痰的咳嗽,是不建议用的啊。不要乱来。 川贝枇杷糖浆:风热犯肺、痰热内阻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咯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组成:川贝母流浸膏、桔梗、枇杷叶、薄荷脑 分析:方中川贝清热润燥,化痰止咳;辅以枇杷叶清泄肺热,化痰下气;佐以桔梗宣肺止咳,薄荷脑疏散风热。诸药合用,共奏清宣肺热,化痰止咳之效。 这玩意儿,太甜了,痰湿之咳、多痰的咳嗽,是绝对不能用的,越用越咳,咳到妈都不认得。 蛇胆川贝枇杷膏:肺止咳,祛痰定喘。用于燥邪犯肺引起的咳嗽咯痰、胸闷气喘、鼻燥、咽干喉痒等症。 组成:蛇胆汁、川贝母、枇杷叶、桔梗、水半夏、薄荷脑 分析:看说明就好了。 痰湿咳嗽(稍偏寒,主要是吃坏的多) 常表现为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或稠厚或稀薄,早晨咳嗽咯痰尤甚,胸闷,没有食欲等。应选用宣肺利湿,理气化痰类中成药。代表药物有: 橘红痰咳液:用于痰多,气喘痰浊阻肺导致的咳嗽,支气管炎,咽喉炎。 组成:化橘红,百部(蜜制),茯苓,半夏(制),白前,甘草,苦杏仁,五味子 分析:方中化橘红、半夏、茯苓、甘草理气燥湿化痰;百部润肺止咳;苦杏仁、白前宣肺降气,化痰止咳;五味子益气敛收。诸药合用,理气化痰,润肺止咳。 就是咳嗽痰多嘛,有痰才会刺激气管,有刺激自然会咳嗽,很自然的嘛,把痰化了,自然不咳嗽了。这个,我以前一咳嗽就吃,基本第二天就好,因为我本身痰湿重。用这些药,一般开始没有发烧的,可能是吃多了凉东西了,引起多痰而咳嗽。 半夏天麻丸:用于脾虚聚湿生痰,眩晕,头痛,胸脘满闷。 组成:法半夏、天麻、黄芪(蜜炙)、人参、苍术(米泔炙)、白术(麸炒)、茯苓、陈皮、泽泻、六神曲(麸炒)、麦芽(炒)、黄柏 分析: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归脾胃经,善于燥湿化痰;天麻甘平、质润入肝,功长平肝潜阳,均系治风痰眩晕,痰厥头痛之良药,共为君药。臣以人参、黄芪、白术甘温补中,健脾益气;苍术、陈皮苦温香燥,功能燥湿健脾;茯苓、泽泻甘淡,健脾渗湿,诸药共治生痰之本,以除痰源。佐以六神曲、麦芽健胃消食,以资化源;黄柏苦寒坚阴,以防温燥太过,伤阴耗液,属佐制之用,共为佐药。诸药相合,共奏健脾祛湿,化痰息风之功。 这个其实是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变法,主要还是治头痛的,这个咳嗽是顺带了治一下。 桂龙咳喘宁片: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等症;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症候者。 组成:桂枝、龙骨、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牡蛎、黄连、法半夏、瓜蒌皮、苦杏仁(炒) 分析:这个好方子了,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小陷胸汤,去厚朴,加龙牡。我觉得加龙牡有点多余了,厚朴去得不应该啊。 本方,还是偏虚一点,又挟有痰在胸口,肯定是很容易伴有干呕了,咳到吐了。而且这个方子,特别适合用于输过液、或用过抗生素,或用过其他凉药后的咳嗽。最好,还出一点虚汗的那种。 香砂六君丸:用于因痰湿困脾所引起的胃气不舒,咳嗽痰盛,恶心呕吐等症。 组成:木香、砂仁、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制)、生姜、大枣。 分析:总之,这个是有脾虚了,没胃口,胃胀,还咳嗽。 祛痰止咳颗粒:祛痰止咳颗粒,健脾燥湿,祛痰止咳。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肺心病所引起的痰多,咳嗽,喘息等症。 组成:党参、水半夏、芫花(醋制)、甘遂(醋制)、紫花杜鹃、明矾。 分析:这个是猛一点的药,算杀招了,对百日咳不错的,其实,是十枣汤里变来的东西,就是咳嗽的时候,有牵扯通,胸胁有痰之类的,不在气管为主。这个药,留最后用吧,有点点厉害的药了。生产的厂家好像不多,是处方药来的,毕竟是有小毒嘛! 痰热咳嗽(偏热一点) 常表现为咳嗽气急、痰多色黄质稠,甚或痰中带血,难以咯出,舌红苔黄腻等,应选用清热泻火,止咳化痰类中成药。代表药物有: 二母宁嗽丸:用于燥热蕴肺所致的咳嗽、痰黄而黏不易咳出、胸闷气促、久咳不止、声哑喉痛。 组成:川贝母、知母、石膏、炒栀子、黄芩、蜜桑白皮、茯苓、炒瓜蒌子、陈皮、麸炒枳实、炙甘草、五味子(蒸) 分析:方中川贝母性微寒,清热润燥,化痰止咳,知母甘寒,清肺润燥,共为君药。黄芩清肺热,石膏泻肺胃之火,栀子清解三焦火毒,共为臣药。桑白皮清泻肺热,止咳平喘,瓜蒌子润肺化痰止咳,五味子敛肺止咳平喘,枳实化痰除痞,陈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渗湿以除生痰之源,共为佐药。甘草润肺止咳,调和药性而为佐使药。诸药共奏清肺润燥,化痰止咳之功效。 痰有是有,好难咯出来啊,用这个不错的。 橘红丸: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组成: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蒌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 分析:方中化橘红、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燥湿化痰;瓜蒌皮、浙贝母清热化痰;苏子降气化痰;紫菀、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桔梗、苦杏仁宣肺降气止咳;石膏清泄肺热;麦冬、生地润肺养阴。诸药合用,具有清热燥湿,化痰止咳之效。 清肺宁嗽丸:用于肺热咳嗽,痰多粘稠。 组成:黄芩、桑白皮(蜜炙)、天花粉、浙贝母、知母、前胡、麦冬、百部、桔梗、苦杏仁等味。 分析:这个,其实也多见于早晚咳嗽,就是入睡前,睡醒后。泻白与止嗽散的变法。 清肺化痰丸:用于肺热咳嗽,痰多作喘,痰涎壅盛,肺气不畅。 组成:胆南星(砂炒)、苦杏仁、法半夏(砂炒)、枳壳(炒)、黄芩(酒炙)、川贝母、麻黄(炙)、桔梗、白苏子、瓜蒌子、陈皮、莱菔子(炒)、款冬花(炙)、茯苓、甘草。 分析:这个不分析了,看说明书了。就是痰多,几个药,轮着试吧。 肺气虚咳嗽(肺虚多有脾虚,要补脾) 常表现为咯痰白、稀,气短,自汗,畏风,怕冷,面色苍白等。应选择补肺益气,止咳定喘的中成药。代表药物有: 人参保肺丸:主要用于肺气虚弱,津液亏损引起的虚劳久嗽,气短喘促等症 组成:人参、罂粟壳、五味子(醋炙)、川贝母、陈皮、砂仁、枳实、麻黄、苦杏仁(去皮炒)、石膏、甘草、玄参。 分析:不要看到罂粟壳就怕嘛,有收敛正气的作用。不咳嗽了,最后还是要玉屏风啊,香砂六君丸之类的,收收尾的。 补肺丸:用于肺气不足,气短喘咳,咳声低弱,干咳痰粘,咽干舌燥。 组成:熟地黄、党参、黄芪(蜜炙)、桑白皮(蜜炙)、紫菀、五味子。 分析:这个看药就知道功效了,就是补气的。 肺阴虚咳嗽(一般没发烧) 常表现为咳嗽声短促,夜间加剧,干咳无痰,或少痰,痰白粘不易咳出,潮热盗汗。应选择养阴润肺、止咳化痰的中成药。代表药物有: 百合固金口服液:用于咽干、咽痛、干咳痰少的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肺炎。 组成:白芍、百合、川贝母、当归、地黄、甘草、桔梗、麦冬、熟地黄、玄参 分析:方中以二地为君,滋阴补肾,生地黄又能凉血止血;以麦冬、百合、贝母为臣,润肺养阴,且能化痰止咳;佐以玄参滋阴凉血清虚火,当归养血润燥,白芍养血宜阴,桔梗宜利肺气而止咳化痰;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与桔梗合用,更利咽喉。诸药合而用之,虚火自清,肺肾得养,诸证自消。 润肺止嗽丸:用于肺气虚弱引起的咳嗽喘促,痰涎壅盛,久嗽声哑。 组成:天冬、地黄、天花粉、瓜蒌子(蜜炙)、桑白皮(蜜炙)、紫苏子(炒)、苦杏仁(去皮炒)、紫菀、浙贝母、款冬花、桔梗、五味子(醋炙)、前胡、青皮(醋炙)、陈皮、黄芪(蜜炙)、酸枣仁(炒)、黄芩、知母、淡竹叶、甘草(蜜炙) 分析:分析个屁,方子这么大,好累,这个偏阴虚一点啦 养阴清肺丸:用于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 组成: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 分析:方中重用生地黄甘寒入肾,滋阴壮水,清热凉血,散瘀消肿;白芍敛阴和营泄热;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散结;少量薄荷辛凉散邪,清热利咽。生甘草清热,解毒利咽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养阴清肺,解毒利咽之功。 我的几个常用咳嗽方子(1) 我的几个常用咳嗽方子(2) 我的几个常用咳嗽方子(3) 我的几个常用咳嗽方子(4) 我的几个常用咳嗽方子(5) 攒了一堆说明书,唉! 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yuanz.com/wwzyc/1027.html
- 上一篇文章: 长期熬夜肝脏衰老像60岁多吃它修复肝细胞
- 下一篇文章: 注意,生脉注射液修订说明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