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药的种类很多,根据近年的初步统计,总数约在种左右,可谓上天入地,无所不及,甚至连很多常被人忽略的东西也在其中。

▲中医所使用的的药物,大多数都是植物

相传北宋时期,宋神宗的皇太子病重,抽搐不止。御医们束手无策,有人推荐了钱乙。钱乙应召入宫后,从容不迫地对太子察看一番,随手开出治疗方子。宋神宗看到方子上居然有一味药“灶心土”,勃然大怒,厉声问道:“土也能治病吗?”钱乙胸有成竹地回答:“太子病在肾,肾在五行中属水,按照五行相克原理,用土去克制水,就可以使水平复下来。”宋神宗将信将疑,结果太子在服了钱乙的药后病情好转,抽搐也停止了。继续服用两剂以后,病竟然完全好了。▲灶心土,又名伏龙肝,性味辛温,归脾胃经,中医认为具有温中止血、止呕、止泻的功效,用于治疗出血证、胃寒呕吐及脾虚久泻;现代研究认为其能缩短凝血时间,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及增加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等作用。土灶中的黄土也能入药治病?听上去似乎不可思议。事实上,灶心土又称“伏龙肝”,在《本草纲目》中是“土”部中药的一种。中药的分类,有着悠久的历史。《周礼·天官》就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的记载,其中的“五药”就是“草、木、虫、石、谷”。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在“五药”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常用的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无实”等7类,从而确立了中药按自然属性的分类方法。

▲明代医家李时珍采药图。其所著《本草纲目》共收入药物种,是中医本草学的巅峰之作。

明代李时珍(-)编《本草纲目》一书,根据以前本草的分类方法略加修改,把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又把各部的药物按照其生态及性质分为60类。总体而言,中药多为天然药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神奇礼物。中药的命名也很有意思。

牛膝

凤仙叶

人参

有些中药以某一特殊部位或整体形象来命名。例如牛膝,即因其茎节膨大似牛之膝;凤仙叶,其叶如凤尾,花艳似天仙;人参,其根酷似人之形。有些以药物本身特殊颜色命名。如因色黄而定名的有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因色白而定名的有白芷、白鲜皮、白芍;又有以双色花而取名者,如金银花。▲《本草纲目》所绘中药图谱有些以特殊的味道命名。如五味子,因其五味俱全又是果实之核即种子;酸枣是因其味酸而得名;其他如苦参、苦棟皮、甘草等亦属此类。有些以独特的治疗作用命名。比如防风,具有防风祛风之功;续断,主接骨,续断骨;益母草,专治妇科诸疾;王不留行,虽有王命而不能留其行,故可逐瘀通乳。有些以药物生长地理环境或产地命名,多冠以山、水、陵、田之类的词。如,山楂以生长在山上者为佳;水仙以水为本,得水而生,有水则茂;沙参宜种于沙壤之地;车前子则必生长于道边、车辙之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中药包罗万象,药名丰富多彩,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韵味,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文化——医药》

推荐阅读:百草之王——人参

中药的起源

药食同源

扫码







































皮肤病治疗最好的医院
白癫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yuanz.com/wwzry/4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