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精油
五味子(学名: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sphenantheraRehd.et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分为南、北二种。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有强身健体之效,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失眠。 人们把五味子当作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已经发现它宝贵的中药价值了,这可以在秦汉时期的著名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找到证据,在这本书中把五味子列为上品。 五味子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它的名称由来和宋朝名医苏颂有关,苏颂曾经这样形容过五味子:“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见也。”所以五味子由此得名。 五味子因其五味而具有养五脏的功效,因为我国中医认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五味子五味俱全。 而且我国中医药历史上,很多名医都认识到了五味子可以养五脏之气,比如唐代名医孙真人认为“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也曾经说过“五味子咸酸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中宫益脾胃。同时期的医学家李士财对五味子的养五脏之功效的阐述更为细致,他还把五味子誉为“生津之要药,收敛之妙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等中药学著作均对五味子以及其医药价值做了详细的记述,现代中医认为它有止泻、止咳、止汗、止喘等功效。 在五味子众多的药用价值之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止咳。对于五味子能够止咳,很多中药书籍和中医名家都有记载,比如清代名医黄宫绣及其著作《本草求真》等。张锡纯曾说过“五味子敛收之力甚大,若咳逆上气挟有外感者,须与辛散之药合用,方能服后不致留邪。”咳嗽中有一种叫做“黄昏嗽”,是肺虚气逆,兼挟虚火之症,用五味子治疗此病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名医张山雷、朱丹溪、黄宫绣等都曾用过五味子来治疗此病。 五味子还有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之分二者相比,北五味子的药用价值比较高,所以中药常用北五味子入药。对于在医药中的用量,医学家也有不同的见解,有些医学家认为不宜多用,另外的则是相反,其实用量的多少需要因病而异。 五味子临床多用于糖尿病,肾虚导致的男性遗精、滑精、以及脾肾虚汗的久泻不止,用于心神不安的失眠、多梦、心慌等! 五味子主要含有挥发油、有机酸等成分,现代医学研究五味子还可降血压、利胆、降转氨酶、保护肝脏!五味入五脏、滋养五脏、敛肺、养阴、敛汗! 最大特性: 可以补气,养阴安神。 它的酸性可以收敛、对于干燥症、大量盗汗、有显著的效果。 肺虚,尤其是干咳没有痰的情况,用五味子当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cd/6562.html
- 上一篇文章: 它是地下的活化石,也是治疗失眠头晕出
- 下一篇文章: 大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