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比较好湿疹医院 http://m-mip.39.net/news/mipso_9100806.html

今日小满。自此,北方大麦等夏熟作物籽粒渐饱满,但尚未成熟,故称小满;

修风药业集团美日安事业部温馨提醒:大家要注意最近下雨量会持续上升,气温也会急剧下降,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及时增添衣物,避免感冒。

高温多雨,空气闷热潮湿,是“小满”时的气象特征。

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以适应节气的变化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谈谈小满养生的要点。

小满养生原则清热、除湿、祛暑、健脾

1

防湿邪

“小满小满,江满河满。”小满时节由于雨量的增加,空气潮湿,体内容易生湿,因此,特别要提防湿热困脾。有句话叫“暑多挟湿”,也就是说暑热之气最易与湿邪一起侵犯人体。

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功能好,就能去除多余的湿气。可以多吃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如红小豆、丝瓜、山药等,减轻肠胃负担。

心火上炎、口舌生疮、有湿热的人(舌苔腻、大便粘腻、口苦)可以选择薏米,生薏米清热作用更好,炒薏米的温性就更强一些,脾胃弱可以喝这个薏米汤。

气血双补、健脾祛湿、升阳益胃。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仲、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各种慢性病。

砂仁、白芍、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祛湿健脾、升阳益胃;党参、熟地、炙黄芪、甘草、当归补中益气,养血生津。气血亏虚、脾胃虚弱之证,可用此膏方对症调理。

清肝明目、滋肾养肝、肝阳或肝火及虚火上升引起的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手足心热、视物昏花、模糊不清、头晕目眩、精神疲倦、迎风流泪、目赤肿痛。

决明子、夏枯草、菊花、鱼腥草清肝明目、散热解毒;石斛、砂仁、生地滋阴凉血、清热燥湿;枸杞滋补肝肾;黄芪补气固表。可有效治疗外感风热、肝胆火盛、肝肾阴虚引起的视物昏花、目赤肿痛、口苦咽干等病症。

有相关症状者请到附近诊所详细咨询后进行购买,辩证服药!

2

苦菜当令

小满时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

饮食当以清心泻火为主。心火旺盛易出现小便短赤、口干、口舌生疮、心烦、多梦等症状,可多食利尿通淋、清心降火的食物。

“小满之日苦菜秀”,小满正是吃苦菜的时节,苦味通于心,食用苦菜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

常见的苦味食物可分为以下几类:

蔬菜和野菜:苦瓜、莴苣叶、莴笋、生菜、茴香、萝卜叶、苜蓿、苔菜等。

干鲜果品:杏、荸荠、柚子、杏仁、黑枣、薄荷叶等。

食药兼用:五味子、莲子芯。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所以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润肠通便、排毒养颜、肠胃积食、腹部胀满不舒、大便干结、口臭、青春痘、慢病调理。

莱菔子、厚朴、火麻仁、当归有消食除胀、润肠通便之功,用于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熟地用于滋阴补血、泄热;制首乌、陈皮健脾消食。有效治疗便秘,健脾胃、不伤脾胃。

3

忌生冷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此时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我们从中医角度来看,长夏在五脏中归于脾,非常适合清补,从养生学角度看,过湿对脾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一定要适当食甘凉或者甘寒的东西为最佳。

4

晨练不宜过早

许多人都认为夏季晨练越早越好。其实,在天亮之前或天朦朦亮的时候,空气并不清新,不利于健身。据研究,在夏季早晨6时前,空气中污染物最不易扩散,是污染的高峰期。此外,日出前,由于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周围并没有多少新鲜氧气。太早晨练易患感冒,引发关节疼痛、胃痛等病症。故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时。

小满时节降水量增多,降水后空气潮湿,气温偏低,衣着当及时增减,不易暴露太多,以免湿邪侵袭,如冒雨淋水,可服用红糖姜茶以防止感冒。随着降雨量的增多,汗斑、湿疹等湿蕴肌肤之证容易出现,所以衣物要及时更换。

小满忌“三满”:

1、汗满:贪凉易伤阳,养阳按足三里

进入小满后,天气渐热,汗液的排泄也会加快,中医认为“气随汗脱”,而“气者阳也”,所以人体阳气也会受损。此外,热天人比较贪凉,如空调、冷饮等,易受寒湿之邪而伤阳。夏季养护阳气,补中益气比较适合按揉足三里穴。

2、湿满:雨多伤脾胃,饮食祛脾湿

小满时节南方雨水和江河湖水常涨满,湿邪更易侵袭人体,如常说的“春困夏乏”就是此时了。

人容易疲倦走神,故应经常到户外吸纳清阳之气,多吃一些利水渗湿、芳香醒脾、益气养阴的食物。

比如薏苡仁、莲藕、冬瓜、白扁豆、山药、砂仁、五味子、花旗参、麦冬等。

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避免外感湿邪,这样可避免脚气、湿疹等不适症状的发生。

3、胁胀满:心烦意乱,闭目养神

由于气温增高,很多人会感觉胸胁部位胀满,就是胸口堵得慌,容易出现心烦的现象。可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闭上双眼,同时用双手食指指腹轻轻揉按眼睑,使眼球感到胀、热,可以让气息平稳、燥火降散。

闭目养神时要注意做到“放松、入静、顺其自然”,这样才能使全身经络疏通、气血流畅。

益肾补骨、安神助眠、腰膝酸软、肝肾亏损、劳伤腰痛、神经衰弱、头晕、失眠多梦、慢病调理。

砂仁、党参、茯苓、红参、甘草健脾益胃、益气生津;五味子、熟地、山萸肉、酸枣仁补益肝肾,宁心安神;黄芪、当归补气益血,综合调理。肝肾阴虚引起心肾不交造成的心悸失眠,或者因为心血不足、脾气虚弱引起心脾两虚造成的失眠多梦、健忘都可用此膏方进行调补。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zz/9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