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3226.html
进入炎热的夏季,气温较高,人的身体也处于代谢旺盛时期,暑热邪盛,心火也较旺,心情也变的烦躁,身体容易出现各种病症,因此要注意养生,要遵循四季的变化规律来调整自己的情志、起居、饮食等,以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中暑是夏季最常见疾病。同时湿热交蒸,痢疾等肠道疾病多发。对于呼吸道疾病的人来说,炎热、外感暑湿,贪凉,无论慢阻肺、哮喘、肺纤维化、还是支气管扩张等病,都可能会引起疾病急性加重。所以我们要多了解一些有关夏季养生防病的知识,平安度过盛夏。

中医学认为心与夏季相应,夏季和心在五行当中均属于火,从阴阳五行上说,肺属金心属火,火能克金,肝属木,木火也可以刑金,可见心火、肝火均可犯肺,是引起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夏季养生应重在养心,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还要注意保肺。

养心神

内经中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医学认为心与夏季相应,夏季和心在五行当中均属于火,夏季心火旺盛,所以夏季养生应重养心,调节心气。夏季人们要保持情志调畅、应该多到室外活动,享受大自然景。如果心情抑郁、急躁,违背了夏天的自然之道,“逆之则伤心”,损伤心气,所以要注意,忌肝火:尽量避免生气、焦虑抑郁。忌心火:减少心烦、懊恼、躁动不安。易静心:要有一个良好的睡眠,静心宁神,避免不良精神刺激,保持养好心,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状态。否则肝火、心火过盛也会影响肺造成阴虚燥咳等症。

调整起居

在起居饮食上,夏季昼长夜短,人们顺应自然,应晚睡早起,夜间睡眠时间会略显不足。同时白天天气炎热,体力消耗较大。增加午睡格外重要,让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充分的休息。午睡,睡眠时间以半小左右时为宜。

在夏季特别要注意合理使用空调。中医认为肺主皮毛,人如果忽然进到较冷的环境,致使风邪入侵,毛孔腠理闭合,汗液排出不畅,很易引起感冒,甚至造成慢性病急性发作。所以,我们不要让室内外温差过大,温度过低,使用空调时间也不宜过长,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室内温度可以调节的相对高一些。或者穿一件“空调衣”也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夏季霉菌易滋生,对于霉菌过敏的哮喘患者来说,也是疾病发作的季节,所以,要经常通风清洁自己的房间,晾晒被褥,清扫房间使用除尘螨仪,以避免吸入过敏原,引起哮喘发作。

坚持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夏季也要要注意锻炼身体,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选择一些适宜自己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爬山、骑自行车、游泳、跳舞、太极拳、呼吸六字诀等以增强体质。坚持每天做一定的运动,持之以恒,有利于提高你的免疫力。

出汗有度

夏季天气炎热,出汗能够调节体温,利于气血调畅。但是如果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散发太过,则不利于身体健康。中医有“汗血同源”之说。汗由津液所化生,津液与血均水谷精微。汗为心之液,“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过多,不仅容易耗津伤血,而且也能伤及阳气,导致气血两伤、心失所养,出现心慌、气短、失眠、神疲乏力、烦渴、尿少等症状。所以要注意调解室温和衣着,多饮水。做到出汗有度,避免过度消耗。

调节饮食

夏季饮食以清淡、苦寒、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清火祛湿食物为佳,避免用粘腻碍胃难以消化的食物,勿过饱过饥;重视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根据中医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夏季饮食既不能过于辛热,耗损津气,也不能过于寒凉,困脾伤阳,助湿生痰。心在五味中属苦,苦味入心,吃一点清苦的东西有清解暑热降心火的作用,清淡饮食还有利于消化。黄帝内经之《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还提出,“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夏季也可多食酸味或咸味之品来养心。为此,我们可有选择性地食用一些酸味之品,如乌梅、五味子煎汤代茶等,它们非但可补气,还能生津止渴。另外,夏季天气炎热,蚊蝇滋生,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发生胃肠道疾病。

宜吃食品

夏季注意要适当补充的维生素和蛋白质,如:鸡蛋、牛奶、鱼类、豆制品、鸭肉、鸡肉、猪肉、牛肉等。多食蔬菜水果和一些清热利暑祛湿的食品,如:绿豆、薏米、莲子、白扁豆、苦瓜、冬瓜、西瓜、黄瓜、桃子、荔枝、甘蔗、苹果、梨、番茄、葡萄、山楂、柠檬、乌梅、百合、银耳、大枣、蜂乳、蜂蜜、豆浆等。

给你推荐三种夏季清热养心的茶

参冬养心茶:西洋参6克麦冬10克莲子心3克,开水浸泡代茶饮,有益气、养阴生津之功效。

三花饮:菊花5克、玫瑰花5克槐花5克,开水浸泡代茶饮,有清肝解郁,清热去暑之功效。

百合三子茶:百合10克、枸杞10克、柏子仁10克五味子6克开水浸泡代茶饮,有补肺肾、养心安神之功效。

夏季饮食以干稀搭配为宜,如早上吃面食、豆浆,中餐吃干饭,晚上吃粥。荤食与蔬菜配制合理,总之夏天应以青菜、瓜类、豆类等蔬菜为主,辅以含高蛋白的食物以保证营养养均衡为好。

来源何明主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yc/8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