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本草系列科普旧苗发出更新鲜,黄疸茵陈
白癜风怎么治疗可以好 http://m.39.net/disease/a_5686247.html 诗情画意里的中医本草 ?.?~?..? 茵 陈 茵陈清·赵瑾叔旧苗发出更新鲜,黄疸茵陈主用专。散配五苓功不小,叶寻八角力方全。伤寒可令阴黄退,犯火难教湿热损。曾见淮扬二月二,采将作饼俗相传。 黄疸茵陈主用专 茵陈味苦寒无毒,入膀胱经。图经曰:茵陈蒿,生泰山及丘陵坡岸上,今近道皆有之。春初生苗,高三、五寸,似蓬蒿而叶紧细,无花实,秋后叶枯,茎秆经冬不死,至春更因旧苗而生新叶,故名茵陈蒿。雷公云:凡使,须用叶有八角者,采得阴干,去根细锉用,勿令犯火。感天地苦寒之味,而兼得春之生气以生。性苦寒,能除一切湿热,为治黄疸之君药。五疸虽各有其因,然同为湿热所成。故得黄连、干葛、黄柏、苜蓿、五味子,治酒疸如神。得二术、茯苓、泽泻、车前子、木通、橘皮、神曲、红曲、麦门冬,治谷疸。同生地黄、仙人对坐草、石斛、木瓜、牛膝、黄柏,治疸因酒色而得,病名女劳疸。仲景茵陈汤,治谷疸,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茵陈六两,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纳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温三服。又茵陈五苓散,总治诸疸。时珍曰:茵陈昔人多莳为蔬。今淮扬人,二月二日犹采野茵陈苗,和粉面做茵陈饼食之。 堆盘红缕细茵陈 别名:茵陈蒿、白蒿、绒蒿 入药部位:全草入药。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归脾、胃、肝、胆经。 功能: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 主治: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相关配伍 1、《伤寒论》:茵陈、栀子、大黄。治伤寒八、九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 2、《玉机微义》:茵陈、附子、干姜、灸甘草。治寒湿阴黄,手足逆冷,脉沉微细等。 3、《食医心镜》茵陈羹:除大热黄胆,伤寒头痛,风热瘴疟,利小便。以茵陈细切,煮羹食之。生食亦宜。 临溪且采茵陈 1.茵陈蒿汤:高胆红素血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黄疸型肝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慢性肝衰竭阳黄证等 2.茵陈五苓散:阳黄湿重于热型黄疸、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黄疸、非酒精性脂肪肝等 3.茵陈四逆汤:慢性乙型肝炎阴黄 4.茵陈苓桂术甘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5.皂术茵陈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6.茵陈丹芍汤: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参考文献: [1]黄丽平,许远航,邓敏贞,周中流.茵陈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OL].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25[-03-27]. [2]《中药大辞典》 图片、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侵删) 策划/殷佩浩 审校/殷佩浩 责任编辑/袁沁 更有医学科普,营养指南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yc/7907.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样的体质,真的别喝酒了这个代酒的元气
- 下一篇文章: 五位养五脏酒蜜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