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药之五味子
《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五味子五味俱全,孙思邈有“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之气。六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气”之说。明代李时珍认为:“五味子酸咸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中宫益脾胃。”李士材云:“五味子入肺、肾经,滋肾经不足之水,收肺气耗散之金,除烦热,生津止渴,补虚痨,益气强阴。”故誉为“生津之要药,收敛之妙剂”。 题外话,这并不是说,人人都可吃五味子保健哦,用有忌宜,详见后文。 五味子五味俱全补五脏 牛刀小试 1.五味子药用基原植物属于哪科?(单选) A.蔷薇科 B.木兰科 C.禾本科 D.桑科 2.中药五味子选自基原植物的什么部位?(单选) A.种子 B.果实 C.全草 D.根茎 3.五味子的功效不包括下列哪项?(单选) A.收敛固涩 B.益气生津 C.温阳通脉 D.补肾宁心 4.下列图片中的哪一幅是五味子饮片图?(单选) A. B. C. D.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BCA A.五味子本品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表面为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果肉柔软,种子1-2个,呈肾形,表面为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 B.决明子本品略呈棱方形,两端平行倾斜,形似马蹄。表面为绿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一端较平坦,另一端斜尖,被、腹面各有1条突起的棱线,棱线两侧各有1条斜向对称而色较浅的线形凹纹。质坚硬,气微,味微苦。 C.蔓荆子本品呈圆球形。表面黑褐色,被灰白色粉霜,有纵向浅沟4条,顶端微凹,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小果柄,萼片边缘5齿裂,常深裂成两瓣,密生毛茸。体轻,质坚韧,不易破碎。气特异而芳香,微辛。 D.牵牛子本品呈三棱状卵形,表面黑灰色(黑丑)或淡黄色(白丑)。背面正中有纵直凹沟,腹面棱线的下端有一点状种脐,微凹。质硬。无臭,味辛、苦,有麻感。 饮片辨识解析 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药典之言 功效 《本草备要》:益气生津,补虚明目,强阴涩精,退热敛汗,止呕住泻,宁嗽定喘,除烦渴,消水肿,解酒毒,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本草乘雅半偈》: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本草分经》:敛肺补肾,益气生津,涩精明目,强阴退热,敛汗止呕,宁嗽定喘,除渴止泻,夏月宜常服之以泻火而益金,北产者良。 《本草蒙筌》:生津止渴,益气强阴。驱烦热,补元阳。解酒毒,壮筋骨。霍乱泻痢可止,水肿腹胀能消。 《本草易读》:敛肺滋肾,益气生津,补虚明目,强阴涩精。定喘嗽而止呕泻,除烦渴而消水肿。 《新修本草》: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五味子,味酸性温无毒。降也,阴也。其用有四∶滋肾经不足之水;收肺气耗散之金;除烦热,生津止渴;补虚劳,益气强阴。 《本草便读》:五味子虽有五味,究竟酸味独专,故主治亦在酸敛之功。其性温,五脏皆可导引而入,不独肺肾也。凡一切气血耗散脱竭之证,表里无邪者,皆可同补药用之。咳嗽遗滑,属肺肾虚寒者,尤为相宜。 群经见智 《本草撮要》:功专敛肺经浮游之火,归肾藏散失之元,得半夏治痰;得阿胶定喘;得吴茱萸治五更肾泄、瞳子散大。 《本草经解》:五味子同炮姜炭,敛浮游之火归于下焦;同干葛、扁豆,治酒疸;同苦茶、甘草,治久咳;同白矾末、猪肺蘸服,治痰嗽并喘;专为末,治肝虚泄精及阳事不起;同生地、丹皮、山萸、山药、泽泻、茯芩,名都气汤,治水虚火炎;同淫羊藿丸,治阴虚阳痿、临房不举、易泄易软。 《本草蒙筌》:冬月咳嗽肺寒,加干姜煎汤治效;夏季神力困乏,同参耆麦柏。 《得配本草》:佐干姜,治冬月寒嗽;佐蔓荆子,洗烂弦风眼;佐麦冬、五倍,治黄昏咳嗽;合吴茱萸,治肾泄。 配伍 《本草撮要》:咳嗽初起,脉数有实火者忌用。恶葳蕤。 《本草便读》:表有风寒,须知禁用,里多邪滞,切禁轻尝。 《本草择要纲目》:但有外邪者,不可骤用,恐闭其邪气,必先发散而后用之,乃为良耳。 禁忌 五味子的产地和用法区别 《本草备要》:北产紫黑者良。入滋补药蜜浸蒸,入劳嗽药生用,俱槌碎核。南产色红而枯,若风寒在肺宜南者。 《得配本草》:痨嗽,宜用北者;风寒,宜用南者;滋补药,用熟;治虚火,用生;敛肺,少用;滋阴,多用;止泻,槌碎;益肾,勿研;润肺滋水,蜜可拌蒸。多用遏抑经道,则元气不畅,郁而为火。 注: 1、饮片辨识解析来源:年版中国药典; 2、饮片辨识图片来源:牵牛子-百度百科网。 推荐阅读 测一测:你的“北中医指数”是多少? 11-13特稿 五中全会深解读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11-12特稿 习近平: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 11-11特稿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来源 小分队 排版 梁唯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yc/6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颐和果园丨ldquo泰rdquo
- 下一篇文章: 立冬,潜藏季,过好一个冬,一年都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