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酸温。酸性收敛降藏,故主咳逆上气。辛甘淡发散为阳,酸苦咸涌泄为阴。酸味为味中之阴,既然为阴,则主沉降,既能沉降,又能收敛,则能助气机顺畅,不使上逆为害,所以五味子能主咳逆上气,其实还是助肺肃降之用,因为肺主气,而气以降为顺。敛藏则益,故曰益气。这其实还是气降则藏,藏则益,敛极则藏,藏极则益的道理。天下之道为一,而一者为体,可以万用。这点一定要灵活掌握,这样才能做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后融会贯通。不然则如庄子所说,生有涯,而知无涯,永远也无法达到一定的境界。虽说万变不离其宗,但推之可千,数之可万,所以千万不能知一即一,只看表象,而要知其所以然,以推其所然。这样就算再怎么错综繁杂,也可以看出其标本源流,上下里外皆无所失。扯远了,回归原题。除酸味收敛而益之外,五味子性温,温则能助阳,故主劳伤羸瘦,补不足,此以阳气有温煦生发之用。气为阳,为血之化源,其用在虚,为神之所化。血为阴,其用则在实,主形质。所以血虚不充,则形衰,形为神之载体,所以形衰必会神散,所以《黄帝阴符经》说: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另外,春天万物生发,实为阳气升起复苏所致。所以五味子可以其味酸性温,而能主劳伤羸瘦,补不足。肾主闭藏,藏精,属冬令,五行在水。五味子以其敛藏之性,而益男子精,强阴。这还是酸性收敛,敛极则藏,藏极则益的道理。酸性收敛固藏,与肾所主闭藏,正好两相对应,其性相应,则可以互为援助,一如同气相求,同类相补的自然之理。最后总结一下,五味子以其酸味而有收敛降藏的作用,可以看出。有一个“收”字,有一个“藏”字。《黄帝内经》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五味子的收和藏两个作用正好对应的是秋收和冬藏,而且秋令属肺,冬令属肾。所以五味子即为肺肾两脏之药,所以能助肺之肃降,肾之闭藏。而且肺金为水之上源,肾为水脏。肺主吸气,肾主纳气,为气机之根。由此也可以看出,肺肾两者关系非常紧密,而五味子能同时补肺补肾,看似其用两殊,其实同出一理,这个需要仔细体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yc/5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