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吃姜的好时候,不过,面对这种药食两用的食材,给你一块姜,你能看出来这包含多少种用药形式呢?

一起来看看!

生姜、生姜汁、干姜、炮姜和煨姜都是取材于姜科植物姜ZingibrofficinalRosc.的根茎,其中生姜药用新鲜,生姜汁为生姜捣汁入药,干姜则药用干燥,炮姜为干姜砂烫或炒制,煨姜则由干姜或生姜煨制。

你看看,原材料一样,因为各种姜炮制方法各有不同,性味归经有异,所以功效特点也是有差别的!

生姜“味辛,微温”,归肺、脾、胃经,“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并能“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故其功善中上二焦。

干姜则辛热,入脾胃、肾、心、肺经,且因“干姜干久,体质收束,气则走泄,味则含蓄,比生姜辛热过之,所以止而不行,专散里寒”。

生姜汁性味功同生姜,但更善“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

炮姜味苦涩,性温,归脾、肝二经,能“温脾胃……血痢,崩漏”。

煨姜则“味辛,性温平”(《本草再新》),善“和中止呕”。

姜作为常用的中药材,分辨其运用之殊,就得首推《伤寒论杂病论》了,这本书载方首,用姜者首,其中用生姜67方,干姜43方,生姜汁2方,炮姜1方。因此,后世医家多遵此而别诸姜之功,分而用之。

生姜

善走肺脾,解表止呕

生姜“走而不守”,善入肺脾,散表邪,和中、止呕,故功偏中上二焦。

张仲景于太阳病篇用生姜最多,其所载桂枝和柴胡类方中大部分都有生姜,前者生姜之用,既助桂枝调卫散邪,又兼和中止呕之功;后者则重在止呕。生姜加减法中,每于呕吐者,则加生姜,如通脉四逆汤、理中丸方后注;而于血虚寒厥者,则去之不用,乃虑其辛散耗血,而散寒不足,如当归四逆汤。

配伍方面,生姜多与大枣、炙甘草同用,出现于桂枝及柴胡类方中,主在和脾胃,顾中焦。生姜亦常与半夏合用,不仅增强燥湿止呕之功,又能解半夏之毒,如小半夏汤、温经汤和半夏厚朴汤等。

此外,生姜能解药食毒,“辛而不荤,去邪辟恶”,故常作为饮食调料。而基于其辛辣味较淡,又含抗氧化成分,故常作为抗氧化剂、防腐剂,在食品及其他化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将生姜提取物运用于化妆品香料及牙膏制作等。

干姜

温煦三焦,回阳救逆

干姜能归心肺、脾胃及肾三焦,且“大热无毒,守而不走”,故多用于里寒较甚者。

张仲景于太阳病篇及少阴病篇用之最多,太阳病误治伤阳,脉沉肢厥者用之,如干姜附子汤、甘草干姜汤。太阳病误下伤中,寒热错杂成痞者亦用之,如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

而干姜用于少阴病者皆在少阴寒化证,与附子相伍以回阳救逆,如四逆汤、白通汤等。

此外,干姜亦用于支饮咳嗽,如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干姜加减法中,张仲景每遇咳而加之,且常与五味子、细辛配伍,如小柴胡汤、四逆散及真武汤方后注。

因此,干姜功偏温里散寒,能温三焦,善温肺止咳,温中散寒,回阳救逆。

生姜汁

开痰止呕,解毒急救

生姜汁功同生姜,惟捣汁后辛散力增,功偏开痰止呕,解毒急救,侧重中焦。

《伤寒杂病论》中用生姜汁者有2方,即生姜半夏汤和干姜人参半夏丸,前者治“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后者则治“妊娠呕吐不止”。

考其生姜汁之用,《金匮要略·心典》注:“而生姜用汁,则降逆之力少,而散结之力多”,《金匮玉函经二注》云:“取其行于经络.故用汁也”,且“此方以生姜汁炼蜜为丸,治反胃呕吐甚良”(《金匮悬解》)。

由此可见,生姜汁功偏辛散行经,尤善治恶心呕吐。而《本草拾遗》载:“汁解毒药……去冷除痰,开胃”,能“救暴卒”,故生姜汁亦多用于解毒急救。

此外,同生姜一样,生姜汁也常用于食品业,如开发姜汁饮料和生姜果冻等。

炮姜

善入血分,温经止血

炮姜“入足太阴经血分,守而不走”,能温脾肝二经,敛其妄泄之血,故功偏中下二焦血分。

《金匮要略》中用炮姜之方为甘草干姜汤,疗“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沫”,此炮姜用治肺中虚寒,不能摄津者,取其温敛之意。而炮姜尚能温脾胃,止痛止泻,如二姜圆用之以“养脾温胃,去冷消痰”,治在中焦虚寒;断下汤则用之以“治冲任气虚,崩中漏下”,治在血分。然而,临床上有时为了加强收涩止血之功,常以姜炭代之。

煨姜

温脾暖胃,止呕止泻

煨姜之性既不及生姜之太散,又无干姜之过燥,故略兼二者之长,善“治胃寒,泄泻,吞酸”(《会约医镜》),故功专中焦脾胃。

《伤寒杂病论》中并无煨姜记载,但《梅师集验方》载治腹满不能食药者:“煨生姜,绵裹纳下部中,冷即易之”,示人以煨姜之用。

《本草从新》则进一步提出该药的主治和配伍:“凡和中止呕,及与大枣并用,取其行脾胃之津液而和营卫,最为平妥”。然而,相比其他姜类,目前煨姜的使用频率较低,这可能与其炮制法,以及适应症不具特异性和相对单一有关。

诸姜的临床运用并不相同,千万不能混为一谈,正如《药征续编》云:“然细考仲景用方,生姜主呕,干姜主治结滞之水,两者不可混用”。

原文:

董艳,姚魁武,王阶.辨姜及其炮制品药理和临床运用特点[J].中国中药杂志,,43(10):-.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yc/5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