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http://m.39.net/news/a_6185499.html

生脉散

出自金朝·《医学启源》

组成

人参9g

麦门冬9g

五味子6g

??点击上面蓝色字体或图片可以进入《每日一药》相应中药

方歌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用法

水煎服。原方无剂量,按常规剂量酌定。口服液:口服,1次10毫升,每日3次。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20~60毫升,用5%葡萄糖注射液~毫升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供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急重病应用。

功效主治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①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症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②暑热耗气伤阴证,症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

方解

本证多由温热、暑热之邪耗气伤津所致,治疗以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为主。肺主皮毛,暑伤肺气,卫外失固,津液外泄,故汗多;肺主气,肺气受损,故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阴伤而津液不足以上承,则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或虚细,乃气阴两伤之象。《医方集解》说:“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至于久咳肺伤,气阴两虚证,取其益气养阴,敛肺止咳,令气阴两复,肺润津生,诸症可平。方中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皆入肺经,一补一润一敛,既可补气阴之虚,又可敛气阴之散,故肺虚久咳之证得之,可收益气养阴,敛肺止咳之效;暑热气耗津泄之证得之,司奏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功。由此则气复津生,汗止阴存,脉得气充,则可复生,故以“生脉”名之。

  方中人参性味甘温,有大补元气之功,若气虚不甚者,可易为党参;若气阴不足,兼有内热者,则可用西洋参代之;若病情急重者,全方用量亦宜加重,或使用注射剂。如口渴喜饮,加芦根、花粉;舌红、脉数,加黄连、栀子;心阳不振,加附子、干姜;汗多欲脱,加龙骨、牡蛎。

  本方乃补敛合用,若温病气阴虽伤,但余热未清,或久咳肺虚,仍有痰热者,均非所宜。

用法要点

本方用于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临床应用以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舌干红少苔,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中风、非小细胞肺癌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急危重病属气阴两虚者。

本方可治疗热病、各型休克、心律失常、复发性气胸、心力衰竭、克山病;又可用于治疗失眠、新生儿硬肿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衄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糖尿病、视神经萎缩、虚劳,以及手术后调理、预防高原低氧对心肺的损害等病症。另生脉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保护心肌细胞、增加冠状动脉流量、调节血压、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氧化、抗癌及抑制病毒等作用。

注意

若属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久咳肺虚,亦应在阴伤气耗,纯虚无邪者,方可使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整理仅为中医药科普。若有异议请联系删除!文中方剂请不要自行组方服用,如需服用请咨询中医师!

长按上图,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ry/8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