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修复 http://pf.39.net/bdfyy/bdfzg/200531/7935645.html

“人间八十最风流,着眼处、心肾相交”

患者,女,57岁。

半月前开始出现失眠,入睡困难,伴头晕,头鸣,寒热往来,恶心欲呕,胃纳可,二便调。舌脉: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01

古代名医案例

1、《辨证录》作者:陈士铎

人有昼夜不能寐,心甚躁烦,此心肾不交也。盖日不能寐者,乃肾不交于心;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于肾也。今日夜俱不寐,乃心肾两不相交耳。夫心肾之所以不交者,心过于热,而肾过于寒也。心原属火,过于热则火炎于上,而不能下交于肾;肾原属水,过于寒则水沉于下,而不能上交于心矣。然则治法,使心之热者不热,肾之寒者不寒,两相引而自两相合也。方用上下两济丹∶

人参(五钱)熟地(一两)白术(五钱)山茱萸(三钱)肉桂(五分)黄连(五分)水煎服。一剂即寐。

盖黄连凉心,肉桂温肾,二物同用,原能交心肾于顷刻。然无补药以辅之,未免热者有太燥之虞,而寒者有过凉之惧。得熟地、人参、白术、山萸以相益,则交接之时,既无刻削之苦,自有欢愉之庆。然非多用之则势单力薄,不足以投其所好,而餍其所取,恐暂效而不能久效耳。

此症用芡莲丹亦佳。

人参茯苓玄参熟地生地莲子心山药芡实(各三钱)甘草(一钱)水煎服。四剂安。

2、《医述》作者:程杏轩

卷十·杂证汇参·不寐(附欠)

宛平王中堂,患一奇证,每寐即梦持重搬运,甚觉困乏而醒,睡去,其梦如故,一夜数十次。医用参、归、枣仁、茯神、远志养血安神之药,愈服愈甚。诊脉两寸洪大有力,两关洪大兼弦,两尺洪弦无力,知为药误。盖寐者,心神藏纳于肾,乃水火既济之时。心犹人也,肾犹舍也,今心阴不足,肾火独亢,乃遂上炎之性,而失下交之象矣。盖心中之水,真水也;肾中之火,真火也。水火互藏其根,故心能下交,肾能上摄。今心肾已成不交之象,复补其心阳,愈增其上炎之势,焉能使阳会于阴,元神凝聚于内乎?乃以重剂八味汤,加牛膝、五味子,用灯心、莲子作引,数服而愈。

02

叶医生治案

病情如上。

中医诊断:不寐

证候诊断:阴虚火旺

西医诊断:失眠

治法:补肾滋阴降火。

处方:

熟地10g牛膝10g五味子6g龙骨30g

吴茱萸3g栀子10g

颗粒剂,5剂,日一剂。

处置:双中冲穴放血,百会穴压灸3壮。

年11月30日复诊

服药后睡眠明显好转,头晕、脑鸣减轻,无寒热往来,无恶心欲呕,胃纳可,二便调。舌脉:舌质红,苔少,脉细。

治疗:守原方继服七剂。百会穴压灸3壮。

年12月9日复诊

经前两次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仍有少许脑鸣。予巩固疗效:龙骨30五味子6肉苁蓉10熟地黄10牛膝10砂仁5。颗粒剂,7剂,日一剂。

并予自拟膏方“女人方”,补肾填精善后。预防病情复发。

03

按语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不寐之故,虽非一种,总是阳不交阴所致。而程杏轩在《医述》中引用《冯氏锦囊秘录》之言:“《内经》概言卫气不得入于阴而不得卧,尚未能尽其心肾神交入阴之至理也。盖心主血而藏神,若元阴不足,则不能生血,血少则神无所倚矣。夫人之神,寤则栖心,寐则归肾,故寐者,心神归于肾舍也。……有形之阴水既亏,则无形之相火流灼,以致神魂散越,睡卧不安。故不寐、健忘两证,虽似心病,实由于肾虚也。”

肾主水,内寓元阴元阳,肾阳不足,火不暖土,脾胃虚寒内生,胃失和降,浊阴上逆,故见恶心欲吐;肾阴亏虚,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则心火亢盛、火扰心神,从而出现失眠之证;《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肾精不足可致髓海失充,故觉脑鸣。舌红为虚火上炎,苔少脉细为肾虚。

方中熟地黄,甘,微温。入肝、肾经。具有滋肾水,补益真阴,聪耳明目;栀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有泻火除烦功效。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归肝、脾、胃、肾经,有散寒止呕,温肾助阳的功效,还能减栀子苦寒之性。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有补肾宁心之功。加龙骨镇心安神,牛膝补肝肾,引血下行。

医难为

知识有价,健康无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ry/10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