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终身服药”的魔咒

高血压是中西医公认的难治病症。很多患者或许已经绝望、死心,已经做好“终身服药”的准备,并且已经走在了终身服药的路上。今天,我们把施门三代医者,治疗高血压的思想、验方、用药经验,做一次梳理与总结,奉献给大家。希望它能成为你黑夜里的一线曙光,让你重拾希望,并最终带您走出“终身服药”的魔咒。在说“医理”之前,我们先给大家介绍一个祝谌予祝老治疗高血压的验案,一个实实在在的有效病案,可能是最有力的说明。在施门千万例的病例中,这虽仅仅是管中窥豹,还望诸君能见其一斑而知其全。

祝老验案

高血压合并三叉神经痛验案苑某,女,66岁,退休工人。年3月14日初诊。主诉:高血压10余年,左面颊发作性剧痛1年。患者于10年前发现高血压,最高可达/mmHg。间服西药,血压不稳,头晕头痛,烦躁易怒。年春感冒后又得三叉神经痛。多处求诊,中西罔效,遂来求治。现症:头晕头痛,耳鸣耳痒,左颊发作性剧痛,牵引至前额、耳前,手不敢触,张口受限,影响生活,每日数发。口苦心烦,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红黯苔白,脉弦劲且上鱼际。当日测血压:/mmHg。辨证立法:阴虚阳亢,风火上扰。治宜滋阴潜阳,平肝熄风,清热解痉,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味。处方:枸杞子、菊花、生地、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川芎、白芷、牛膝各10克,钩藤、夏枯草各15克,桑寄生20克,灵磁石30克(先下)。每日一剂,水煎服。治疗经过:服药14剂,诸症均减,面颊痛减,血压降至/90mmHg。守方川芎加至15克,再服7剂,诸症大减,血压降为/90mmHg,守方加酸枣仁15克,连服14剂。5月9日复诊,诸症减退,血压正常。仍以原方调治,随诊半年再未复发。

施老经验

施今墨施老治疗高血压主要将其分为虚实两型,凡积热生火、热迫血逆、腑实便结者,属实性高血压,施老常用龙胆泻胆汤、三黄石膏汤等苦寒直折,清泻肝火。如肝肾阴虚、下虚上盛、阴不敛阳者,属虚性高血压,治宜左归饮、杞菊地黄汤、四石汤(灵磁石、紫石英、代赭石、石蟹)等上病下治,滋阴潜阳。

祝老经验

如果根据传统中药治疗作用,参照现代药理研究,在不违背中医辨证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将祝老常用的降压中药归纳为以下几类:1.清肝泻火降压药龙胆草、黄芩、黄连、黄柏、山栀、夏枯草、苦丁茶、槐花、白薇、木贼草、决明子2.平肝熄风降压药钩藤、天麻、地龙、菊花、白蒺藜、全蝎3.重镇潜阳降压药珍珠母、灵磁石、代赭石、生龙骨、紫石英、紫贝齿4.活血化瘀降压药茺蔚子、红花、川芎、生山楂、葛根、豨莶草5.引血下行降压药怀牛膝、桑寄生、益母草、当归、鸡血藤此外,还有部分中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如生黄芪、人参、刺五加、灵芝、北五味子,既可使偏低的血压增高,又能让病态的高血压降低。

薛师经验

两个验方薛钜夫薛师治疗高血压常用两张方,一是杞菊逐瘀汤,二是仙柏降压汤。杞菊逐瘀汤即血府逐瘀汤加枸杞子、菊花、生黄芪、夏枯草、桑寄生、葛根等,它的使用指征主要有:①病人高压高,低压不高;②舌下络脉瘀,脉弦;③伴有眼睛干涩、耳鸣、睡眠欠安等症状。仙柏降压汤的组成主要有仙灵脾、黄柏、生黄芪、赤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地龙等。如果从高血压的虚实程度来分,杞菊逐瘀更偏向于治疗肝郁血瘀的实性高血压,而仙柏降压则更偏向于虚性的高血压。因此仙柏降压汤的适应病人常见低压高,高压正常或稍有升高;失眠,眩晕,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证,尤以妇女更年期高血压最为常见。用药经验遇到头晕头痛,常加蔓荆子、茺蔚子。薛老师认为,蔓荆子是治疗头痛的专用药,不管什么类型的头痛,都可以应用。而茺蔚子上行头目,有活血作用。遇到头昏头沉,头脑昏蒙,常加远志、石菖蒲,从痰论治,开窍提神。高血压日久容易合并心脏病变,如果病人出现心绞痛,以胸憋胸闷为主,加石菖蒲、郁金。针刺样疼痛,则加丹参、三七。胸痛连及后背,则加菊花、羌活。脉律不整,加生脉散。合并冠心病,出现胸憋气短,则加桔梗、枳壳、杏仁、薤白。此为施门“上下左右调气汤”。桔梗向上升,枳壳向下降,薤白行气于左,温中通阳,行气散结,杏仁行气于右,宣肺降气,润肠通便。四药合用,畅胸腹气机。高血压还容易出现脑血管病变,如果病人口眼歪斜,则加僵蚕、全蝎。腰痛,下肢无力,加千年健、狗脊、功劳叶、桑寄生。下肢麻木,加豨莶草、鸡血藤。下肢静脉血栓,下肢偏凉,加麻黄、桂枝、附子,温通经络。下肢水肿,加防己黄芪汤或防己茯苓汤。合并老年退行骨关节病,加骨碎补、川断、熟地、细辛。

后记

我在整理、编写此文时,很是感慨。我看到施门百年,三代医家,围绕一个病症、一个命题,前仆后继、薪火相传、攻难克艰。我看到后代医家踩着前代医家的基石,更进一步的喜悦。我看到前代医家看到后代医家进步之后的欣慰。我想,当大家看到施门三代百年的历史脉络,也会与我有同样的体会与感受。或许一篇文章,若要写全“施门三代治疗高血压的思想经验”,大有言不尽意之弊,但是,至少,我们能通过此文,清晰地看到一条百年的脉络。通过这条脉络,通过三代医家对同一病症的探索历程,或许可以给你我一些启发。注: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祝谌予经验集》。温馨提示:文中方药,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点击“阅读原文”,在线预约薛院长门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ry/10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