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旧事野先小说
野先_____《草堂笔记之二》在我的老家,过去称医生不称大夫而称先生。也许是中医大都为落第的秀才所为吧,因为当时流传下来的一句话便是:读书落第三取舍,私墅中医看地先。所以,这些改行的落魄文人被当做读书人,通称为“先生”是有些道理的。但“先生”又被省略掉后一个字,除了有简称、好称呼的成分之外,又不乏戏谑的意思。像教书先,看地先(风水先生),算卦先等,称中医也是如此。至于称“野先”,那是因为不是家传或者没有正规的老师传授技艺而已。也有称为绿(音lv)老师儿,绿先生的,大概是和称土匪为绿林好汉差不多,就是觉得属于野路子出身瞧不起吧。我们小村里野先倒真的不少。就是现在,不定哪一年回老家去,也常能看到临近公路人家的院墙或者房后写有"治烧伤烫伤(或者治腰疼腿疼,红斑狼疮),去***找*大夫,电话*******”之类的广告。这很能说明我们这里有出能人奇事的传统的。今天这里不说别人,就说说一个叫冯宪章的野先吧。老冯,人高马大,白面大眼,相貌堂堂,在农村属于很干净讲究之人。在四十岁时,因家里年成不好,老冯曾逃荒到太康东南某村,居住在一个大户人家中。那家主人系一秀才,娶妻三房。老冯与此人谈天说地,说古论今,颇是投机合缘,遂结为兄弟、朋友。以后逢老冯再去,皆相待甚厚。民国三十五年,老冯又去南乡谋生,走到此村便前往拜见。以往都是主人出迎,此次却是个家中挡槽长工(喂牲口的)相接进门。至牛屋坐下,长工言说一些主人有事不能相陪望海涵之类的话。老冯自然也不好过问是啥事情让主人怠慢了他。吃饭之时,挡槽长工将饭送至牛屋。陪着吃饭相谈。至到一更,仍不见主人来叙旧相见。以后都是主人在正房陪着吃喝,聊天谈古,而今天长工并未言说主人有事外出。老冯便觉有些蹊跷。再三问之。长工眼泪掉下来:“老冯哥,你也知道,俺家掌柜有三房太太。长房二房都不生育,才娶了第三房。现在三太太生一个小少爷才十多天,太太竟得了个产后风,请遍附近百里以内的医生大夫相看,仍不好。现在只剩下一口气,掌柜的正陪一众先生在客厅里商议后事呢。”老冯一听,忙言道:“掌槽哥,快请你家掌柜来,我有要事相告。”掌槽长工忙飞奔告之。稍停,主人来。连称“对不住,对不住,不知道冯哥来到。”于是又将家事再说一遍,祈望谅解。老冯言:“王家老弟,我有一偏方,不知行不行?”这王家掌柜便说:“兄台请讲。”老冯说:“不过,我先声明,这个偏方中有两味药相冲,有毒,恐一时不对症误了弟妹的性命。”“单讲无妨,反正你弟妹已只剩一口气,属于半死之人了。医好医歹只管讲来。”于是便一起来到客厅,与众多医生大夫们相坐而谈。那些先生们个个长袍马褂,穿皮鞋戴眼镜。再看老冯,身穿一件粗布大夹袄,因为多日没洗脏兮兮的,先就三分瞧不起。但既是掌柜请来,总要客气一番,就请他写方。老冯说:“王家兄弟,你也知道我不识字的,还是请先生们掌笔吧。”于是,便请一大夫记方。无非也是些知母桂枝,葛根石膏……等等常见药材。当写到党参几钱,五倍子几钱时,众先生大惊,搁笔发问:“老先生,你可知此二味药相配有毒,可致人于死地?”“知道,烦请先生只管写来。”王家掌柜也硬声硬气道:“李秀才,尽管按我冯哥所说写方吧。”李秀才颤抖着声音道:“可我不能署名。”老冯言:“不需。”于是,请家人牵出马匹,快去太康县城抓药。稍时,家人回来告说:“药铺不给抓,言此药方中有两味药相克不能配在一起,得医生签字。”老冯随在医生写下的自己名字上用手摁下指印。长工上马飞奔再去。众医生见取了药来,都想看看老冯如何配药,煎制。但老冯接药在手,转身来至牛屋。因为他知道牛屋里用的马勺是铜制的,而此二味药在炮制时是不能放一起用铁制锅炒的。所以便就地蹲在牛槽与地铺之间,用马勺将药炒制起来,他想:反正掌槽的长工是不操心这档子事的,而且外人也进不了牛屋。这槽头之上左边是草铺,右边为牲口槽,中间仅容一人通过,自己面朝里这么一蹲,正好挡个正着。熬了小半碗药,命人用筷子撬开三太太的嘴,拿小勺将药灌了进去,然后将被子盖严。鸡叫之时,丫鬟对王家掌柜来报,“三太太能动被子了。”天明时,又报太太能口里哼哼连声了。三天后,太太病好能坐起来了。……老冯事后在村里喷闲点时说:“嘿,那一次算是真给咱柳屯人露脸了。”众大夫酒席上你一言我一语奉承老冯,想套出来他如何治好三太太病的。老冯说:“方子你们不是都见了吗?”但以后还是没人敢用这方子。为什么?原来,此方秘诀就在党参和五味子的炮制上。村里人说,那你为啥不对那些先生讲讲。老冯说:“你们不知道这些人一旦得了此方,可不知道将要讹别人多少钱财呢。”有好打听事者,必定会问那此方又是谁告知老冯的呢。原来这是一江湖游医告知老冯家的三爷的,这老爷子比老冯家富,曾经当过村里的老会首。据说这江湖先一日游方到此,病倒在他家。一连病了一月有余,方得好转。他对老会首说,你家大恩大德我用多少钱也报答不起,再者我也无金银为赠,看你乃是行善积德之家,不如传给你一个治妇女产后风症的良方吧。后来,老会首的家境也渐渐败落,人又无后,就将此方传给了老冯此人。二十年前,我没去江南打工之时,还有从老远地方来我村询问有谁能治疗此病的人。我家邻居超喜大爷还会此方,但现在老人家也已经去世十年之久,恐怕能知道此方的人已经没有了吧。年4月9号写于故乡听风楼汴梁客子逸,本名张枫,河南杞县人,中学时代开始写作并发表作品,在《南方周末》,《珠江夜报》,《跨世纪》,《东京文学》,《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等省内外报刊和省市广播电台发表播出各类体裁作品数十万字,后搁笔多年。近年重拾笔墨,初涉网络,在国内几十家网站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pz/5560.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备春耕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特色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