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阿胶汤合越鞠丸加减治愈误服温热之品所
病史治疗经过:胡某某,女,31岁,益阳人,教师,年6月20日初诊。自述:从3年前因生完头胎后开始出现,手脚不温,即时在夏季睡觉也要穿袜子睡觉,空调不敢开,只能开风扇(也不能太大),一年前因怀孕2月胎停,后一直在当地某某老中医处调理近6个月(具体处方不详,但每次都有附子,因为医生交代要先熬2个小时,附子有毒必须要要先熬),手脚不温更加严重。刻下:因天气炎热,晚上睡觉经常觉得手脚冷醒,四肢麻木明显,以手掌及手指明显,心烦易怒(经常怀疑自己身体是否出现什么大问题),口干口涩,夜寐差,难以入睡,神疲乏力,易汗出,纳食一般,大便三四天一次,偏硬,时有羊屎粒大便,小便黄,口腔经常长溃疡,溃疡面略红肿。月经量少,色稠黑,推后,两天净,白带黄,但不多,舌质红,苔黄干燥,舌前半部少苔,脉细数。 诊断:厥证 证属:阴虚火旺,心肾失交,兼有气郁化火之证 治以:泻南补北,滋阴清火,交通心肾,兼以解郁安神 方选:黄连阿胶汤合越鞠丸加减 处方如下: 黄连10克阿胶10克(烊化)黄芩10克白芍30克远志8克龟板15克(先煎30分钟)炒栀子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川芎10克人参8克(冲服)神曲10克肉桂3克(冲服)鸡血藤12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龙骨牡蛎各30克(先煎30分钟)。10剂,每日一剂,每日三次,饭后半小时后服药。 病人因看到我看了黄连、黄芩,心存疑惑,问及原因,怕冷怎么还能开这么凉的药,前医都交代过凉的东西都不能吃,更何况还是药,经常再三解释,病人还是不敢吃这个处方,最后我就说你那么相信前医所说,也吃了几个月的中药,是吃好了?还是有好转了?后面就不了了之了,病人处方是拿走了,她也能够感觉到我有点“生气”拉,所以就没有说什么了,说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下,我说好…,就在昨天给我发短信,说自己在当地拿这个处方一直吃了2个月,现在天气变冷了,手脚也不凉了,其他的症状也明显缓解,之所以后面没有告诉你是知道你当时确实不高兴了,所以后面不好意思问你,之所以当时候问那么多,是觉得你和老中医说的不一样,然后觉得你比较年轻,怕你搞错,,,,现在还在吃药,就是有点拉肚子,问这个处方还能吃不? 总结分析:此病例中医认为为厥证病。之前病人四肢厥冷,由于产后气血不足且不通且产后易受外寒侵袭,所成者应该就是血虚寒厥之当归四逆汤证,后由于气血不足虽受孕,但气血不足不足以养胎,故而怀孕后2月停胎不发育;此时应该大补气血,通行经脉为法,亦不是难事。但前医不明阴阳气血,单凭冷就认为为阳虚不温所致,重用温补阳气,且用时之长实可令人“汗颜”,长期使用温燥之品,不仅不会“阳生阴长”反而温热太过伤阴化热化燥,暗耗气阴,阴血伤不行,无以载阳气温运周生,即张仲景所言“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凡是阴阳气血失和不能正常通运,都会导致厥证四肢冷的症状出现,由于日久病人病情加重,又由于长期服药后未缓解,病人心理压力过大,气血郁滞,日久化热,亦伤阴血,如此恶性循环,焉能治愈疾病,阴血不足不能涵养心神,不能濡润肠道故而出现一系列症状,故考虑补偏救弊,治以泻南补北,滋阴清火,交通心肾,兼以解郁安神,不治厥逆四肢冷之标,而治厥逆之本;方选:黄连阿胶汤合越鞠丸加味。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白芍、阿胶)去鸡子黄,嫌其味味浊,故去之,加远志,龟板,麦冬、五味子,泻南补北,滋阴清热,交通心肾;越鞠丸(炒栀子、香附、川芎、神曲)去苍术,因无湿郁且易燥伤阴液,加郁金、鸡血藤,人参、麦冬、五味子同此相配,行气解郁清热而不耗正气,且有补气养阴辛润相合之妙。加肉桂、合黄连即是交泰丸之法,即能防止苦寒伤阳,又能引阳入阴,引火归宅,加龙骨牡蛎,潜降心神,合五味子之酸,龟板之咸寒,敛潜固养心肾;方证相对,上下心肾兼顾,阴阳并调,气血兼顾,不治四肢厥冷,而厥冷自除,取效亦是情理之中。 版权声明: 1:本文内容仅供教学及临床参考。 2:本文所涉及方药必须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3:如对中医药感兴趣者,可直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pz/10434.html
- 上一篇文章: 治疗肾虚精少肺气肿肾炎水肿腰腿无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