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干货愛中医群课堂笔记第51期
愛中医 课堂笔记 愛中医51期 口淡、口苦、口酸……口中味道不同代表身体不同问题! 本期“愛中医”课堂跟您聊聊 “口味问题” 点击音频01课前福利头皮痒:头皮瘙痒掉白屑、有湿气,湿久而化热,热而生风。 祛湿除风清热方:荆芥15克、甘草6克、僵蚕6克、防风6克、川芎6克、藿香9克、蝉衣9克、人参8克、茯苓30克、羌活6克、陈皮15克、厚朴15克。 02课程要领1口淡:口淡没有味道,饮食不香。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外感风寒了,阳明有寒。另一个原因是病后胃虚。整体来说是胃内有湿浊。用六君子汤来治疗。 六君子汤:人参10克、白术30克、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30克、甘草10克、藿香10克、寇仁8克。 2口苦:胆逆的人口苦。肝热也会造成口苦。大多数中医会建议吃龙胆泻肝丸。这个伤身体。不建议用。 我推荐的方子:柴胡15克、黄芩15克、甘草10克、半夏15克、人参15克、生姜15克、大枣12枚,白芍15克,肝热的话加丹皮15克、栀子9克。 3口甘:口内总有甜味,喝白开水也甜。是脾的问题,脾有湿热。 清热化湿来治疗:藿香6克、焦山栀8克、甘草6克、防风6克。 (焦山栀可用栀子代替,但栀子的量不宜过多,最多5克,栀子有微寒,而焦山栀无寒性。) 4口咸:肾中虚火上浮造成的。肾有问题是咸味。用5克五味子熬水来冲服金匮肾气丸。 5口酸:肝热刑脾造成的。用神曲10克熬水来冲服左金丸。如果买不到左金丸。可以自己熬:黄连1.5克、吴茱萸6克、山萸肉20克、五味子3克、菟丝子9克、肉苁蓉10克、神曲10克。 6口辣:口内有辛辣味道,同时舌头有麻辣感,伴有腥气。属于肺热造成的。 用方:桑皮8克、桔梗10克、地骨皮9克、甘草6克、黄芩9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知母9克。 7口臭:口内有臭味,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有牙洞。二、扁桃体炎。三、便秘。四、胃火偏盛,或者有胃病。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藿香和佩兰各9克左右,熬水来漱口。 二是开方:生地黄5克、天冬6克、黄芩9克、枇杷叶6克、茵陈6克、枳壳8克、石斛9克、水牛角9克、甘草6克、茯苓30克、党参12克、大枣10枚。 (藿香和佩兰是中药中最香的,芳香化浊,其对妇科病也非常好。自拟方“香妃秘密”首要的君药就是藿香,常用藿香治疗女性下体的妇科洗液,长时间下体会有香味,不会出现异味,臭味,腥味。) 8口腻:即为口黏,一般人紧张的时候会口黏,但不属于疾病。但有的人无缘无故就口黏腻,属于湿浊比较重,脾胃不化造成的。 用方:藿香6克熬水冲服平胃散。轻微症状用藿香3克即可,两盒之后即可痊愈。 03课后福利胸部出汗。身体别的地方没有汗,只有胸部出汗,这叫“心汗”。一般都是心气衰弱症。 一般用生脉散来治疗。生脉散加减:人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8克、浮小麦30克、炙甘草10克、桂枝3克。 友情提示 中药材的熬制很讲究方法,先放和后放,加凉水还是热水,都是在熬制中使用!特别像制附子剧毒、阿胶需要打碎冲服、生姜、干姜还不是同一味药材。所以,李教授建议大家熬药要咨询当地中药师,比较复杂的还是建议大家在药店熬制,切勿自己煎药服用,影响效果,延长病期哦!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yuanz.com/wwzcd/272.html
- 上一篇文章: 50种四川山货,吃过一半你才是地道的本地
- 下一篇文章: 补肾壮阳方法大全,肯定有你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