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肺是母子关系,咳嗽老治不好问题可能出在
这是我的一个患者,68岁。断断续续咳嗽有一年半的时间,医院,找了很多大夫开药始终不见好,各种检查也做了,也查不出什么毛病,新冠后咳嗽加重,一整天都咳,晚上觉都睡不好。 一次偶然的机会,来看肠胃,挂了我的号,听完他的描述,我发现,这患者的咳嗽病因不在肺上。 咳嗽为什么是脾胃的问题? 有没有像他一样常年咳嗽不好的病友? 这种情况又该如何调理? 大家往下看,我给简单解析下。 中医认为,咳嗽是肺部疾病,肺为咳嗽之病所,与脾没有直接关系,但从间接上其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脾肺是母子关系,在生理上互相促进,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肺为咳嗽之标,脾为咳嗽之本。咳嗽病主要是脾肺功能失调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的。若脾胃虚弱,则肺病无穷。正如李东垣所云:“脾胃虚则肺最受病,肺金受邪,由脾胃虚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也。" 脾与咳嗽的关系,从脾的功能特点可以看出: 1、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输布水谷精微,以充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若脾虚不能生气,导致肺气不足,不能正常管理呼吸,就会导致肺气不利而咳。 2、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虚,导致水湿停聚,湿聚成痰,痰液上贮于肺,阻塞气道,致使肺气不利而咳。 、脾主运化气机,主升清降浊,若气机不利,则痰湿停聚,气道阻塞,肺气不利而咳。 4、脾气主升以养肺气,脾气不升,则肺气不降,形成肺气雍塞而咳。 由此可见,对于咳嗽这样的肺部疾病经过辨证分析后从脾胃入手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临床案例:咳嗽咳痰患者,三诊后随访,症状完全消失!马某某,男,55岁,平素自觉困倦,周身乏力,恶风,头痛,肩背痛,胸闷,全身针扎样疼痛,周身有紧缩感,舌淡苔薄白,脉浮缓,饮食及二便可。 胸片报告:双肺纹理增粗。 根据本证特点,证属营卫不足,外感风寒,邪中营卫。治以驱风散寒,解肌和营。方药以续命汤加减治疗:麻黄、桂枝、石膏、干姜、杏仁、川芎、当归、人参、甘草。 一剂,水煎服。 次日患者自觉周身舒坦,恶风、身体疼痛减轻,紧缩感消失,而明显出现咳嗽胸痛,疼痛以胸骨角后周围明显,特别是咳嗽时撕裂样疼痛,干咳无痰。 证属风寒袭肺,兼有化热。治以宣肺止咳化痰。方以麻杏石甘汤合止嗽散加减: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陈皮、荆芥、薄荷、干姜、五味子、川芎、桔梗、桑白皮、艾叶、苏叶、细辛。 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三诊,据患者所述: 药服一剂后,痰液增加,咳嗽胸痛仍未减轻。 药服二剂后,咳嗽胸痛剧烈,大量浓痰咳出,多数痰液为丝状物,最剧烈一次咳出后,痰中带有长约cm,直径约2-mm不规则条形物,为陈旧胶着性痰结物。 随后自觉周身清爽,犹如脉道被打通一样而精神倍增! 服药剂后,咳嗽胸痛明显减轻,咳出清稀痰液。咳嗽声低沉。二便如常,饮食略减,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虚缓。 由于咳嗽胸痛咯痰缠绵数日,肺胃之气受损,刻下法当复旧以驱邪。 方以麦门冬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 麦冬、西洋参、法夏、白沙参、干姜、大枣、桔梗、甘草、薤白、艾叶、薄荷、细辛、麻黄、杏仁、桑白皮、当归、川芎、黄芪、五味子、陈皮、石膏。 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10日后随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工作与生活完全恢复正常,叮嘱避风寒,节饮食,少烦劳。 (注:文中方药仅做分享,请勿滥用,去正规中医门诊就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cd/13502.html
- 上一篇文章: 冬季药膳当归黄芪鸭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