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现代医学更证实了其新的养生功效。藿香具有芳香化湿、和胃止呕、祛暑解表的作用。主治湿阻中焦之脘腹痞闵、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外感暑湿之寒热头痛等症状;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藿香的功效与作用,藿香的用法和用量!

01

藿香的功效与作用

其实,不只有《本草纲目》中对藿香的主要功能给予了肯定,在其他著作中也有较多的描述。这些都成为后世医学的重要资料。比如《本草述》曰: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湿,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风瘴气,不伏水士,寒热作疟等症。《本草再新》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盛夏酷暑,气候多炎热潮起,如果此时身体对炎热的气候不能适应,散热机能发生障碍,就容易发生中暑,中医称之为“伤暑”,中医的伤暑又分为“阳暑”和“阴暑”。

“阳暑”,也就是西医概念中的“中暑”。是指在高温、烈日的环境中因劳动、工作时间过长,感受暑热而引起的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等症状。这种中暑往往病情重而危急,不适于用藿香正气水来辅助。

“阴暑”则是在夏日炎炎之时,因过于避热贪凉而引起的中暑。夏季由于暑热湿盛,汗液大泄,肌肤毛孔开放,机体本身就容易受风邪和湿邪的侵袭,若此时过于避热趋凉,如久居于空调房间内,或坐卧于阴凉潮湿之地,或夜间露宿室外,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进食大量的冰镇饮料、冰镇西瓜等,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出现恶寒头痛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口渴、四肢酸痛、胸闷恶心、呕吐腹泻等一系列症状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阴暑”。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在炎热高温时也重视预防和保健,“阳暑”发生的病例愈来愈少。相反,“阴暑”的发生呈增加趋势。此时用藿香正气来辅助,效果非常显著。另外,藿香正气中的药材成分大多有辛温燥湿的作用,对于在桑拿天中因为湿度大、暑热夹湿而引起的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也有较好的疗效。

02

藿香的用法和用量

1、藿香茶

成份:藿香。做法:把藿香用开水泡10分钟饮用。有清热、祛湿、健脾、防暑的作用。适应症:夏季湿热、头晕、恶心、全身烦闷不适。

2、霍香姜汁饮

材料:藿香,红枣,姜片白糖。方法:藿香、生姜、红枣分别洗净入锅加水煮20分钟,加入糖搅拌均匀饮用。有健脾胃、止吐的作用,可以辅助脾胃虚弱、呕吐、胸痛、没有食欲等疾病。

3、藿香粥

配料:藿香,粳米。方法:藿香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煎10分钟,捞出渣取汁备用。粳米洗净加水煮粥,待粥熟时加入霍香汁,再煮滚即可食用。有清湿热、解表、止呕、解暑的作用。

4、清暑益气汤

配料:藿香、西洋参、黄连、竹叶做法:把各种中药浸泡半小时,然后用小火煎30分钟,除渣后空腹服用。对心烦、汗多、口渴、尿黄有很好的疗效。还可以消暑,减少中暑的危害。是夏天最好的养生汤。

5、藿香辛芷茶

配料:藿香、细辛、白芷。做法:把三种药材制作成细粉,然后把猪胆煮熟混合药粉制作成药丸,用茶叶和辛荑煎汤送服,可以有效辅助鼻塞、流鼻涕等病症。

:本文源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文中所涉及到各类食疗方、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文中广告由系统自动生成与本号无关。如有任何疑问,请在线留言,我们会尽快处理,感谢。

五味子的主要功效与作用,五味子的用法和用量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大血藤的食用宜忌有哪些地骨皮的功效与作用,地骨皮的用法和用量

图文来源网络,若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cd/10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