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也被称为五梅子、山花椒等,中医认为本品味道甘酸,不过果核则是苦咸还有涩味,所以才被叫做五味子。本品最早被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

五味子五味俱备,唯酸独胜,善于收敛,性温而不偏燥热,能入肺肾,故临证常用以安神、宁心、止汗、敛肺、涩精、止泻等,均具良好疗效。一般取3~10g沸水煎服饮用。

第一个功效:宁心安神。

现今人们普遍熬夜睡得晚,白天工作又要劳心耗气,这便会造成“气阴不足”的病变基础,患者表现为心慌反复发作,常伴有“早搏”,夜间入睡困难或者很容易醒,这样五味子便是很好的选择,常配伍人参、麦冬、酸枣仁等药同用。

第二个功效:收敛止汗。

五味子虽五味俱全,但以酸味为主,具有很好的收敛止汗功效,无论自汗盗汗,均可应用,常配伍龙骨、牡蛎、瘪桃干、糯稻根、浮小麦、乌梅等药。

第三个功效:益肾固摄。

多用于男子遗精,久病泄泻等症。现在很多中老年人深受小便频繁之苦,严重的一个晚上竟然起夜小便10次之多,这样睡眠也完全无法保证,这大多是肾亏造成的,服用五味子补肾固摄常收良效,多配伍桑螵蛸、补骨脂、吴茱萸等同用。

第四个功效:生津止渴。

本品酸能生津,用治热伤气阴、脉虚口渴,常配黄芪、人参、麦冬、乌梅、天花粉等同用。

第五个功效:敛肺止咳。

常见慢性咳嗽连续数月不止,或者急性暴咳日夜不休,本品则有极佳的止咳之效,常和干姜、细辛一起应用。干姜、细辛、五味子,这三味药的组合首见于《伤寒论》的小青龙汤,后世很多医家都对这个组合极为重视,用于顽咳久咳常收良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痰热之象明显,需在清肺化痰治疗的基础上斟酌使用。

此外,五味子还可治疗慢性肝炎转氨酶升高,可在辨证的基础上酌情选用。

姜医生夜话︱夜来嘀嗒声,嘘嘘知多少?——谈谈慢性尿路感染的中医治疗

姜医生夜话︱春季养生话虚邪

姜宏军,中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深入研习《伤寒论》等中医典籍,及近现代多位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承名医之心传,集临证之亲验,勤求古训,注重实效。多年临证中融汇伤寒、温病等学术流派,擅用温潜、益气、补肾、宣肺、通络等法,治疗多种内、妇、儿科疾患。

转载自拈花医舍

长按下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yc/6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