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99补虚药鹿茸淫羊藿巴
年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试卷结构 A型题第1—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第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B型题第82—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X型题第—题,每小题2分,共分 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中药学约占13%,方剂学约占13%,共约78分。 本节笔记对照考纲内容: 6.下列临床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注意:备考笔记中有关中药及药性的相关内容,仅供学术探讨与备考复习,中药并非无毒副作用,合理运用中医处方要遵循“合理的中医学辨证”这个前提,请不要自行验药,一切要遵医嘱。 (一)鹿茸 1、药性: 甘咸,温。 2、功效: 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 3、主治病证: 治虚劳羸瘦,精神倦乏,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漏,带下。 4、常用配伍: 治精血耗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昏,口干多渴,腰痛脚弱,小便白浊,上燥下寒,不受峻补:鹿茸(酒浸)、当归(酒浸)等分。为细末,煮乌梅膏子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米饮送下。(《济生方》黑丸) 治精血俱虚,营卫耗损,潮热自汗,怔忡惊悸,肢体倦乏,一切虚弱之症:鹿茸(酒蒸)、附子(炮)各一两。上细切,分作四付,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渣,食前温服。(《世医得效方》茸附汤) 治虚弱阳事不举,面色不明,小便频数,饮食不思:好鹿茸五钱,多用一两(去皮,切片),干山药一两(为末)。上以生薄绢裹,用酒浸七日后,饮酒,日三盏为度。酒尽,将鹿茸焙干,留为补药用之。(《普济方》鹿茸酒) 治眩晕之甚,抬头则屋转,眼常黑花,观见常如有物飞动,或见物为二:鹿茸,每服半两,用无灰酒三盏,煎至一盏,去滓,入麝香少许服。(《证治要诀》) 治湿久不治,伏足少阴,舌白身痛,足跗浮肿:鹿茸五钱,附子三钱,草果一钱,菟丝子三钱,茯苓五钱。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渣再煮一杯服。(《温病条辨》鹿附汤) 治小肠虚冷,小便数多:鹿茸二两(酥炙令微黄),白龙骨一两(烧过),桑螵蛸三分(微炒),椒红一两(微炒),附子一两半(炮),山茱萸一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盐汤下二十丸。(《圣惠方》鹿茸丸) 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鹿茸十八铢,桑耳二两半。上二味,以醋五升渍,炙燥渍尽为度,治下筛,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治室女冲任虚寒,带下纯白:鹿茸(醋蒸,焙)二两,白敛、金毛狗脊(燎去毛)各一两。上为细末,用艾煎醋汁,打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济生方》白敛丸) 治尿血:鹿茸(炙)、当归、干地黄各二两,葵子五台,蒲黄五合。上五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忌芜荑。(《古今录验方》鹿茸散) 治下痢危困:麝香半钱(别研,临时入),鹿茸一两(酥炙)。上鹿茸为细末,方入麝香,以灯心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百一选方》香茸丸) 5、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3~8分;或入丸、散;亦可浸酒。 6、使用注意: 阴虚阳亢者忌服。 7、鹿茸与紫河车异同: 共同功效:均为血肉有情之品,均性温而能补肾、益精血。 不同功效:鹿茸补力最强,既善峻补元阳、益精填髓,又善强筋健骨,调和冲任;紫河车则平补气血阴阳,长于温肾益精、养血益气,尤善补肺益肾而定喘嗽。 (二)淫羊藿 1、药性: 辛、甘、温 2、功效: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3、主治病证: 用治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 4、常用配伍: 治阳痿:淫羊藿9克,土丁桂24克,鲜黄花远志30克,鲜金樱子60克。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治风走注疼痛,来往不定:淫羊藿、威灵仙、川芎、桂心、苍耳子各30克。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3克。(《圣惠方》仙灵脾散) 治三焦咳嗽,腹满不饮食,气不顺:淫羊藿、覆盆子、五味子(炒)各30克。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姜茶下二十丸。(《圣济总录》) 治目昏生翳:淫羊藿、生王瓜(即小瓜蒌红色者)等分。为末,每服3克,茶下,日二服。(《圣济总录》) 治疮疹入眼:淫羊藿、威灵仙(去芦)等分。上为细末,每服1.5克,食后米汤调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仙灵脾散) 治牙疼:淫羊藿,不拘多少。为粗末,煎汤漱牙齿。(《卫生家宝》固本散) 治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眩晕,高血压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见有冲任不调证候者:仙茅6~15克,淫羊藿9~15克,当归、巴戟天各9克,黄柏、知母各6~9克。水煎服。 5、用法用量: 用量3~9克,煎汤服。 6、使用注意: 阴虚而相火易动者木禁服。 7、巴戟天、仙茅及淫羊藿功效异同: 巴戟天为茜草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巴戟天的根,生用或盐水炒用;淫羊藿为小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和朝鲜淫羊藿的地上部分,生用或羊油炒用;仙茅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仙茅的根茎,生用。 共同点:三者味均辛、甘、温,归肝、肾经。皆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及降压之功效。可用于肾阳虚之阳痿、不孕、尿频等证,以及风湿诸痹证及高血压。因它们均偏温燥,故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 不同点:巴戟天质较柔润,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尚有益精作用,其强壮筋骨功效较佳,一般风湿痹痛少用;而淫羊藿温燥之性较强,其补命火、温散风湿而通痹作用较为突出,还有祛痰止咳的作用,可治疗咳嗽有痰之证;仙茅最为燥烈,是补肾阳之峻剂,其补命火、壮肾阳、暖腰膝、除寒湿功效尤为明显。但仙茅是小毒之品,只可暂用,不可久服。(赵民生) (三)巴戟天 1、药性: 味甘、辛,性微温。 2、功效: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3、主治病证: 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4、常用配伍: 治虚羸阳道不举,五劳七伤百病。能食,下气:巴戟天、生牛膝各三斤。以酒五斗浸之,去滓温服,常令酒气相及,勿至醉吐。(《千金方》) 治妇人子宫久冷,月脉不调,或多或少,赤白带下:巴戟三两,良姜六两,紫金藤十六两,青盐二两,肉桂(去粗皮)、吴茱萸各四两。上为末,酒糊为丸。每服二十丸,暖盐酒送下,盐汤亦得。日午、夜卧各一服。(《局方》巴戟丸) 治小便不禁:益智仁、巴戟天(去心,二味以青盐、酒煮),桑螵蛸、兔丝子(酒蒸)各等分。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盐酒或盐汤送下。(《奇效良方》) 5、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亦可浸酒或熬膏。 6、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服。 (四)杜仲 1、药性: 甘微辛,温。 2、功效: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3、主治病证: 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4、常用配伍: 治腰痛:杜仲一斤,五味子半升。二物切,分十四剂,每夜取一剂,以水一升,浸至五更,煎三分减一,滤取汁,以羊肾三、四枚,切下之,再煮三、五沸,如作羹法,空服顿服。用盐、醋和之亦得。(《箧中方》) 治腰痛:川木香一钱,八角茴香三钱,杜仲(炒去丝)三钱。水一钟,酒半钟,煎服,渣再煎。(《活人心统》思仙散) 治卒腰痛不可忍:杜仲二两(去粗皮,炙微黄,锉),丹参二两,芎一两半,桂心一两,细辛三分。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次入酒二分,更煎三、两沸,每于食前温服。(《圣惠方》杜仲散) 治中风筋脉挛急,腰膝无力:杜仲(去粗皮,炙,锉)一两半,芎一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上三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入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如人行五里再服,汗出慎外风。(《圣济总录》杜仲饮) 治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川杜仲四两,小茴香二两(俱盐、酒浸炒),车前子一两五钱,山茱萸肉三两(俱炒)。共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五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治妇人胞胎不安:杜仲不计多少,去粗皮细锉,瓦上焙干,捣罗为末,煮枣肉糊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嚼烂,糯米汤下。(《圣济总录》杜仲丸) 治频惯堕胎或三、四月即堕者:于两月前,以杜仲八两(糯米煎汤,浸透,炒去丝),续断二两(酒浸,焙干;为末),以山药五,六两为末,作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简便单方》) 治高血压:一杜仲、夏枯草各五钱,红牛膝三钱,水芹菜三两,鱼鳅串一两。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二杜仲、黄芩、夏枯草各五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5、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入丸、散。 6、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慎服。 杜仲和蛇皮、元参不宜三者同用。 杜仲过敏者禁用。 低血压患者禁用。 7、杜仲与续断鉴别要点: 共同点: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同可用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胎动不安及肾虚阳痿,精冷不固,尿频。 不同点:杜仲善补肾,常用治肾虚腰痛,风湿腰痛冷重。而续断又可止血活血,疗伤续折,常用治崩漏下血,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痈肿疮疡,血瘀肿痛等证。 (五)续断 1、药性: 性微温,味苦、辛。 2、功效: 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 3、主治病证: 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胎漏,崩漏,带下,遗精,跌打损伤,金疮,痔漏,痈疽疮肿。 4、常用配伍: 治老人风冷,转筋骨痛:续断、牛膝(去芦,酒浸)。上为细末。温酒调下6克,食前服。(《杨氏家藏方》续断散) 治妊娠胎动两三月堕,预宜服此:续断(酒浸)、杜仲(姜汁炒去丝)各60克。为末,枣肉煮,杵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纲目》) 治胃痛:续断9~15克。水煎服。忌酸辣食物。(《广西民族药简编》) 治乳痈,初起可消,久患可愈:续断(酒浸,炒)克,蒲公英(日干,炒)克;俱为末。每早晚各服9克,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阳痿不举,遗精遗尿。该品甘温助阳,辛温散寒,用治肾阳不足,下元虚冷,阳痿不举,遗精滑泄,遗尿尿频等症。常与鹿茸、肉苁蓉、菟丝子等壮阳起痿之品配伍,如鹿茸续断散(《鸡峰普济方》);或与远志、蛇床子、山药等壮阳益阴,交通心肾之品同用,如远志丸(《外台秘要》);亦可与龙骨、茯苓等同用,用治滑泄不禁之症,如锁精丸(《瑞竹堂经验方》)。 腰膝酸痛,寒湿痹痛。该品甘温助阳,辛以散瘀,兼有补益肝肾,强健壮骨,通利血脉之功。可与萆薢、杜仲、牛膝等同用,用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如续断丹(《证治准绳》);亦可与防风、川乌等配伍,用治肝肾不足兼寒湿痹痛,如续断丸(《和剂局方》。 崩漏下血,胎动不安。该品补益肝肾,调理冲任,有固本安胎之功。可用于肝肾不足,崩漏不血,胎动不安等症。配伍侧柏炭、当归、艾叶等止血活血,温经养血之品,用治崩中下血久不止者(《永类钤方》);或以该品与桑寄生、阿胶等配伍,用治滑胎证,如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该品辛温破散之性,善能活血祛瘀;甘温补益之功,又能壮骨强筋,而有续筋接骨、疗伤止痛之能。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筋伤骨折。常与桃仁、红花、穿山甲、苏木等配伍同用;或与当归、木瓜、黄芪等同用,治疗脚膝折损愈后失补,筋缩疼痛,如邱祖伸筋丹(《赛金丹》)。 长发:用续断汁沐头。(《普济方》) 5、用法用量: 用量9~15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治疗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经多、胎漏下血、跌打损伤。外用捣敷。 6、使用注意: 泻痢初起勿用。 7、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yuanz.com/wwzyc/3705.html
- 上一篇文章: 五味学苑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
- 下一篇文章: 121199补虚药鹿茸淫羊藿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