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频繁清嗓子其实是肺虚的问题,这两个方
这两天有很多家长问我,孩子的肺炎或流感已经完全康复了,并且也不再咳嗽的情况下,却老是听到孩子有不自觉的清嗓子的声音,孩子不舒服就算了,家长听着也很难受。 并且这种症状会在早上醒来时最明显,家长对这个问题感到非常担心,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用不用去给孩子看看。 前段时间我就治疗过一个小患者,来看病的时候,家长跟我说孩子之前一直咳嗽,现在咳嗽的症状缓解了不少,但是我老是听到孩子一直有清嗓子的声音。 医院看了,孩子吃了一些治喉咙的药,刚开始有效果,过了几天又打回原样,后来想着看下中医有啥好的办法没。 面诊的时候看见孩子四肢无力,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并且家长说孩子平时会觉得胸口发闷,睡觉经常动来动去一点儿也不安生。 我摸了摸孩子的小手,跟个冰棍儿一样,而且老是瑟瑟发抖,然后过一会儿机会清一下嗓子。 在经过仔细的诊断之后,发现孩子之前患有支原体这个病毒,所以造成孩子的肺部比较虚弱。 而且孩子的舌头上有白苔,不爱吃东西,还会有腹泻的情况,所以孩子不仅肺部虚弱,脾脏以及胃部也不太行。 那么我们想要缓解孩子的症状,就需要滋补脾脏,清除肺部的痰液。 首先我们来讲一下补脾的办法,咱们可以用到白术、陈皮、山药这三种药材。 咱们中医里经常这样讲,脾脏及胃部是生发痰液的器官,肺部是储存痰液的器官。 所以咱们的身体之所以有痰液的产生,和咱们的肺部以及脾脏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就需要两者兼顾。 痰液从肺部产出,有的人觉得我们直接调理肺部就可以了,这是不对的。因为咱们身体有痰液的源头是在咱们的脾脏及胃部。 脾脏和胃部主要负责我们身体的水湿运转,如果这两个器官出了问题,水湿无法运化,时间久了就会形成痰液。 如果要说哪个药材补脾,山药肯定是首当其冲。因为它的药性温和,能很好的滋补脾脏,并且还可以让大便成形,帮助孩子解决因脾虚导致的大便稀问题。 此外,陈皮也是一味常用的健脾药材,能够祛除身体的湿气,化解痰液,可以调理孩子的脾胃功能,同时还能帮助孩子排痰,缓解孩子因脾胃问题而导致的咳嗽等症状。 白术可以调理脾脏,补充身体气血,提高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孩子睡得好,可以有效缓解睡眠质量差的问题。 其次就是咱们刚才说的清肺环节了,我们就可以用到五味子、桔梗、炙甘草、太子参、麦门冬、橘皮。 上面这个小患者虽然现在没有咳嗽的症状,但是身体里的痰液并没有完全清除出去,这是因为他的肺部运行出了问题,没有多余的气力把身体产生的痰液排出去。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调理孩子的肺部,滋补肺气,方子里用到的是太子参,可以有效的补充身体元气。 人参其实也有这样的作用,但是人参的药效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猛烈的,所以选择了温和的太子参。 太子参能补气,却可能会出现上火的情况。这是因为太子参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如果过量食用的话,可能会导致体内火气上升。 因此,我们可以在服用太子参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比较凉润的药材,能够中和太子参上火的症状。 麦门冬就可以滋补阴气,养护肺部,清除身体的热症。同时,麦门冬对于预防和治疗咳嗽、痰多等症状也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我们还能够加一些缓解喉咙不适,清除身体热气的桔梗。它可以让肺部的气宣发出去,有效化解身体痰液,清热解毒,还能够缓解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 五味子的作用就是负责把身体的气留存住,可以滋补气血,让身体产生更多津液,养护肺部。 因为孩子的肺部虚弱,会使咱们的肺没有办法正常的运转,那么痰液就无法化解,可以加入一些橘皮,能够缓解咳嗽痰多的症状。 甘草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它的作用就是为了调节其他药材的药效,让药材的疗效能够更好。 孩子服用上面的中药大概一星期,后来反馈说现在清嗓子的情况缓解了很多,吃饭也比之前好了很多。并且孩子的脾胃调理的比之前强很多,睡觉也不翻来覆去,睡得更香了。 为了巩固药效,让孩子又接着吃了一段时间的药,症状基本就消失了。 咱们其实也看到了并没有多么厉害的药材,只不过是弄清楚孩子的病症,找到了根源的问题对症下药罢了。 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孩子脾胃的调理,很多病症都和脾胃健康有很大的关系。 孩子马上要放假了,家长就可以在这段时间给孩子调理身体,身体免疫力增强,自然病毒也不会经常找上门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yc/12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肺不好,百病生中医分享一方,帮你改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