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论坛2021饲料替抗与绿色养殖大会
上午主持人:南京农业大学赵茹茜教授 报告主题:《严守安全底线聚焦技术创新,为饲料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主讲嘉宾:胡广东处长,全国畜牧总站饲料行业指导处 主要内容: ㈠饲料产业发展成就 1.年饲料产业发展成就 1.1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2.52亿吨 1.2规模饲料企业发展向好 1.3玉米豆粕等主要原料价格上涨推动饲料价格普遍上涨 2.年饲料产业发展展望 2.1猪饲料产量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 2.2家禽饲料保持稳定 2.3反刍动物饲料、水产饲料产量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㈡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1.饲用粮供需矛盾突出 从饲料资源看,饲用粮供需矛盾突出,原料资源,特别是蛋白质饲料原料短缺,对进口的依赖性较强。 2.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 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对饲料畜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3.饲料质量安全风险 饲料质量安全风险依然存在,极少数企业和不法分子在饲料中添加使用违禁物质和药物;植物提取物、饲用微生物、发酵类饲料产品、酶制剂、宠物饲料生产存在质量安全风险等。 ㈢饲料法制化建设 1.饲料法规制度是饲料和畜产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2.饲料法规制度也是促进行业绿色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 ㈣全程监管,保障安全 1.事前监管 严把产品准入关,严格规范开展新产品审批严把企业准入关,严格审批把关。 2.事中监管 管理部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监管巡查,严查违规行为。 3.事后监管 统筹运用监督抽查、产品监测、风险预警和企业现场检查等手段,强化检打联动,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 ㈤制度创新,激发活力 年对饲料审批制度进行了改革创新,拓宽了申报渠道,建立了新产品申报咨询机制,不断激发企业研发绿色高效新产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㈥强化饲料管理技术支撑 全国畜牧总站是畜牧业管理的技术支撑单位。 1.饲料法规制修订 从管理和技术层面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用新的制度要求去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堵住制度在安全监管上的空白点和盲区。 2.企业监督检查 开展百家企业监督检查。 3.饲料新产品评审 建立了两项重要的新产品评审工作机制出台了新产品评审工作规范。 4.饲料标准化 现行有效标准项,其中国家标准项,农业行业标准项,基本形成了以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为主导的饲料工业标准体系。 报告主题:《饲料无抗背景下原料的选择》 主讲嘉宾:谯仕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内容: ㈠饲料无抗后的行业现状 1.猪健康与否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自身抗病能力;第二、病原数量 2.解决办法:降低病原数量,提高猪只抵抗力(机体与病的关系:动态平衡,彼此消长) 3.养殖者:控制养殖环境,做好动物保健——降低病原菌数量;饲料生产者:满足动物营养需求,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消化率——提高机体免疫力 4.中国:一方面药物残留既是影响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也影响我国的畜产品出口;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养殖环境较欧美等国更差,对于药物添加剂使用的依赖性更强,滥用药物添加剂的情况也就可能比较严重 5.如何实现饲料“无抗”? 精准营养配方+饲料加工工艺+饲养管理+功能性添加剂组合+优质大原料选择 ㈡无抗背景下原料选择 1.无抗日粮原料的四大特性 1.1营养特性:营养组成与含量、营养消化与利用 1.2免疫特性:免疫营养与调节、免疫原性与应激 1.3抗营养特性:抗营养因子、有毒有害物质 1.4理化特性:水溶与发酵特性、系算特性与电解质能力、动物喜好偏向、形态性状 2.无抗背景下原料选择的“三高三低”原则 2.1三高:原料营养成分更高、消化率更高、诱食性更高 2.2三低:免疫原性更低、系酸性更低、粘稠性更低 3.无抗日粮原料选择技术要点 3.1合理选择非常规饲料原料使用 ①多品种使用以营养互补 ②交叉变换使用以避免抗营养因子积累 ③严格限量使用避免有害成分影响、营养不平衡以及采食量 3.2选择种类更多的饲料原料 实现营养互补与平衡,更容易满足低免疫原性、低系酸性与低粘稠性三低原则,更不容易超过限量标准。 3.3选择优质预处理的原料 包括膨化、酶解、微生物发酵、菌酶联合发酵在内的原料预处理对“三高三低”而言颇具意义。 3.4重新设定原料最大限量或限制比例 3.5合理计算饲料原料成本 4.乳仔猪原料选择方案——适口性好、降低腹泻、促进生长 ㈢功能性优质蛋白原料——高蛋白酵母培养物 1.高蛋白酵母培养物特点 1.1改善适口性好,提高采食量:富含鲜味核苷酸和鲜味肽,大量芳香类物质 1.2降解抗营养因子,降低腹泻率:降低抗营养因子,减少肠道应激,降低腹泻率 1.3提高消化率高及生长性能: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提高回肠消化率,提高断奶仔猪采食 1.4营养均衡,整齐度高:采用优质原料酵母固态发酵培养物保障氨基酸平衡,电解质平衡降低仔猪断奶应激 1.5大量代谢产物,提高动物免疫:大量酵母代谢产物、B族维生素、生物活性肽等,酵母细胞壁多糖调节免疫 1.6性价比理想:降低鱼粉等昂贵蛋白源的使用,酵母固态发酵类产品可提供优质原料 2.高蛋白酵母培养物应用效果 2.1提高消化率:酵母深度培养+针对工艺+优质原料,高蛋白酵母培养物消化率高达95.5% 2.2提高采食量,降低料肉比:试验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高蛋白酵母培养物,显著增加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降低料肉比(FCR) 2.3可替代昂贵的蛋白原料 2.4调节免疫:试验发现,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显著增加血清lgG和lgM含量以及十二指肠和回肠中slgA含量 2.5提高肠道免疫力:酵母细胞壁多糖直接作用于肠道受体,提高肠道免疫力 ㈣功能性优质蛋白原料——抑菌型发酵豆粕 1.抑菌型发酵豆粕具有广谱抑菌功能,其发酵代谢产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都有较好的抑菌性能。研究发现:抑菌型发酵豆粕对病原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 2.降低机体应激,维护肠道健康,增强机体免疫。研究发现: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抑菌型发酵豆粕,腹泻率显著低于鱼粉组,与鱼粉+抗生素组腹泻率无显著差异 ㈤功能性优质蛋白原料——嗜酸乳杆菌培养物 1.以优质原料为发酵底物,利用具有高效抑菌与清除自由基双重功效的嗜酸乳杆菌为发酵菌株,经特定发酵工艺获得的一种功能性发酵优质蛋白原料 2.富含乳酸菌素、乳酸菌菌体、乳酸及其他代谢产物 3.具有降低腹泻、诱导采食和促进肠道健康的功效 ㈥总结 1.无抗背景下,应当做好饲料适口性,提高消化率,增强动物免疫力 2.高蛋白酵母培养物:消化率高,添加量不受限的高蛋白原料 3.抑菌型豆粕发酵蛋白:能抑菌杀菌的深度发酵豆粕 4.嗜酸乳杆菌培养物:高效抑菌,专注仔猪肠道健康、减少应激 报告主题:《植物抗球虫剂研究应用与质量控制》 主讲嘉宾:姚浪群博士,北京爱绿集团董事长 主要内容: ㈠植提产业前景辉煌 1.国家禁抗: 减抗禁抗——全面启动 植提政策——明朗提速 毫无悬念:植物提取物是替抗主力军! 2.植提产业潜力: 2.1唯一扛起“减抗替抗”大旗 2.+个植提品种供选择 2.3集综合解决方案于一身 2.4拟成立“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天然植物提取物专业分会” 3.爱绿行动: 1个植提生态产业平台,2个省级植提研究中心(技术创新、检验检测),3个植提生产基地,17年植提专业研发,30个植提复方专利,75种植提单体标准与检测方法,种植提单体供应 ㈡植物抗球虫剂研究与应用 1.禁抗伊始,红海一片 替抗产品鱼龙混珠;替抗方案人云亦云;替抗成本天上地下;替抗效果云里雾里 2.增辟蓝海,闹中取胜 2.1替抗真正内涵 饲用抗菌促生长剂,饲用抗球虫药 2.2替抗难,对付球虫更难 2.3目前球虫预防市场现状: 市场长期困惑:①球虫持续复发,损失惨重;②球虫顽固耐药,无药可用;③继发肠道感染,无计可施;④药物交叉污染,万般无奈;⑤化药开发不力,无新药上市 传统应对方案:①轮换用药;②穿插用药;③配伍用药;④球虫疫苗;⑤改进养殖方式 3.植物抗球虫剂开发思路 3.1一扫化药阴霾,重拾消费信心 3.2纠偏抗虫思路,着重肠道健康,寻求科学系统防治球虫病方案 3.3植物提取物预防球虫感染主要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直接抑杀作用以及修复胃肠黏膜实现的(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建“植物抗球虫剂开发实验室”) 4.植物抗球虫剂研究应用 4.1植物抗球虫剂(爱绿爽)深层作用机制研究 研发思路:本项目将从球虫致病机理出发,以麻黄鸡及其肠道干细胞为模型,通过动物生产性能数据、肠道组织结构形态变化,结合肠道干细胞增殖活性、标志蛋白表达、免疫球蛋白等方面,对植物抗球虫剂爱绿爽在鸡球虫对肠道的影响上进行深层次研究。 4.2植物抗球虫剂显著优势 ①安全性: ②有效性:a.多机制抗球;b.延缓耐药性;c.协同增效性 ③稳定性:平台化质量控制 ④经济性:联合用药、事半功倍 ㈢植提质量控制 1.天然植提饲添10大认知误区: 误区一:成分不明确;误区二:机理说不清;误区三:产品不好检测;误区四:产品不稳定;误区五:“痴情”于植提单体(单方);误区六:体外抑菌试验;误区七:中药见效慢;误区八:药材资源短缺;误区九:植提也是药,不能长期添加;误区十:植提必须与其它产品配合使用才能解决问题 2.北京爱绿集团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建立“植提生态产业平台”,潜心架构从植物原料——提取——深加工——渠道建设植提生态产业链。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采取“先提取、后复方”),全面实施“一个系统工程”、“二个关键目标”、“三个控制步骤”。 3.北京爱绿集团正全面开创全新的植提产业模式 3.1一个系统工程 3.2两个关键目标:“可测”、“稳定” 3.3三个控制步骤 ①药材六定原则化:定品种、定产地、定种植规范、定药用部分、定采收季节、定加工方式 ②植提单体标准化:北京爱绿集团在国内率先呼吁和推动种植提单体质量标准起草与制订工作 ③复方产品稳定化 技术指标:a.主要活性成分(科学、合理);b.粒度;c.水分;d.粗灰分;e.卫生指标(重金属、药残等) 定性鉴别:a.薄层色谱法;b.近红外光谱法;c.特征图谱法/指纹图谱法 报告主题:《鞣花单宁的检测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主讲嘉宾:冯定远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动物营养学分会常务理事 主要内容: ㈠欧洲的无抗经验 1.重点控制各种梭菌,特别是产氨的梭菌 1.1氨的危害 氨气来源于微生物,特别是梭菌(高产氨梭菌比普通蛋白分解细菌产氨高倍),高产氨梭菌分解:1小时可造成饲料中1.5公斤蛋白质损失 1.2梭菌无处不在,梭菌的数量决定一切 梭菌对继发感染的协同作用,梭菌病可引发二次感染(沙门氏菌、短螺菌、球虫病、大肠杆菌、劳森菌);氨气:猪肺疾病复合体——对肺部造成各种感染 1.3梭状杆菌容易产生过多的氨,氨导致肠道和肺感染 2.年欧盟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欧洲对单宁酸的研究处于领先水平,已批准一些来源于甜栗木的单宁酸作为安全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动物饲料中 3.无抗养猪生产的主要挑战:生仔猪拉稀(由产气荚膜梭菌β2-毒素、轮状病毒、致病大肠杆菌所导致) 4.无抗养禽生产的主要挑战:已经证明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重要的家禽致病菌,是坏死性肠炎和亚临床疾病的病原体 ㈡单宁的特征与鉴别 1.单宁酸有益或有害特性取决于:不同来源,化学结构,适量水平,动物种类,生理阶段,日粮组成 2.什么是单宁(Tannins)? 2.1中文别名:丹宁酸、鞣酸、柔酸、没食子鞣酸、鞣质、二倍酸、炭尼酸等 2.2基本化学式:C76H52O46,分子质量:.20 2.3分类: ①缩合单宁:分子中黄烷醇的2位通过碳-碳键与儿茶酚或苯三酚结合 ②水解单宁:具有酯键,是葡萄糖的没食子酸酯,包括:鞣花单宁(来源栗木和橡木)和没食子丹宁(五倍子和塔拉) 3.单宁的总体特征(单宁是水溶性多酚,常见于高等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其种类不同,活性也不同) 3.1抗菌性:破坏致病菌细胞的活性和基质的剥夺 3.2促进肠道健康发展: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和细胞保护作用 3.3收敛性:能够强力结合蛋白质 3.4抗炎性和免疫刺激作用:促进免疫相关酶的活性 3.5抗氧化性:清除自由基 3.6防寄生虫:可能直接作用于寄生虫细胞,减少感染 3.7减少氨气:具有结合氨气的活性 4.水解单宁 4.1水解单宁主要存在于栗木、橡木、五倍子、石榴、漆树叶、黄栌、金缕梅树等植物的树皮与果实中 4.2相对分子量在- 4.3由没食子酸酯或含糖基的鞣酸及其衍生物组成 4.4在酸、碱和酶的作用下易水解 5.栗木中的水解单宁——鞣花单宁 5.1鞣花单宁是六羟基联苯二酸或其他与六羟基联苯二酸有生源关系的酚羧酸与多元醇结合的酯,水解后产生鞣花酸或与鞣花酸生源有关系的物质,鞣花单宁因此得名 5.2鞣花单宁是栗木和橡木中的主要单宁,成分是鞣花酸(中国五倍子单宁是五倍子酸),橡木中的鞣花单宁是影响橡木桶贮葡萄酒质量的重要因素 5.3鞣花单宁化学特征:多酚类物质,高效液相指纹图谱鉴定 5.4鞣花单宁的特性:改善肠道健康;具有收敛性;具有抗菌性;具有免疫刺激性 6.鞣花单宁在肠道中作用机制 6.1鞣花单宁在病原菌细胞壁中能够与细胞膜蛋白(脯氨酸)结合,具有亲和力;这会导致形态和渗透性发生变化,引起离子失衡,最终破坏细胞膜 6.2它们可以充当铁载体:从培养基中螯合铁,使病原细菌无法使用它。致病细菌需要铁才能生存 6.3鞣花单宁通过复合作用抑制病原菌的细胞外微生物、细胞质和壁酶。这种相互作用仅限于特定物种 6.4鞣花单宁对细菌细胞表面受体(膜蛋白)的亲和力能够阻碍病原菌粘附在肠道表面上 6.5鞣花单宁可以加强肠道粘膜的外层,并支持紧密连接功能 6.6鞣花单宁可以与形成肠粘液层(粘蛋白)的某些蛋白质(Pro)结合,从而增加粘液的厚度并增强保护功能 6.7紧密连接是由邻近肠细胞上皮中多种蛋白质的组装产生的,它们具有两个主要功能:①控制离子、溶质和水的细胞旁运输的渗透性;②作为对病原体和有害大分子的物理屏障 6.8紧密连接功能的紊乱可能会导致多种病理状况 6.9鞣花单宁能够刺激蛋白和闭合蛋白,这是形成紧密连接的两个主要膜蛋白 7.栗木提取的鞣花单宁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肠炎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空肠弯曲菌都具有抑制作用 8.水解单宁的综合作用:降低梭状杆菌生长,降低毒素的量,降低氨的量,改变肠道环境,改变微生物特性,保护肠道,提高饲料效率 ㈢鞣花单宁(EllagicTannins)的动物应用研究成果 1.鞣花单宁(福美酚)在猪方面的应用 1.1鞣花单宁(福美酚)预防和治疗断奶猪肠道感染 1.2针对猪的梭菌病造成的大肠炎、坏死性肠炎、猝死综合症,可使用鞣花单宁(福美酚) 1.3针对母猪和育肥猪的梭菌病造成的气疽、伤口,可使用鞣花单宁(福美酚) 2.鞣花单宁(福美酚)在鸡方面的应用 2.1针对肉鸡、蛋鸡的鸡脚垫发炎、呼吸道感染,可使用鞣花单宁(福美酚) 2.2针对蛋鸡的蛋壳污染、血斑蛋,畸形蛋,可使用鞣花单宁(福美酚) 3.鞣花单宁(福美酚)在水产方面的应用 主要应用效果包括:改善养殖环境,保护肠道健康,提高动物免疫,提高生产性能,降低饵料系数 报告主题:《羟基蛋氨酸螯合多矿对肉种鸡繁殖性能及其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主讲嘉宾:曲湘勇教授,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家禽育种与安全生产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主要内容: ㈠研究背景 1.影响种禽繁殖性能的因素 1.1遗传因素:种禽的遗传结构与孵化率有关;不同家禽种类、品种或品系,其孵化率不同。 1.2健康状况:种禽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孵化率;有研究表明,鸡白痢阳性鸡的种蛋的孵化率会显著下降。 1.3年龄与产蛋时间因素:种禽的年龄小和产蛋高峰期所产种蛋的孵化率一般较高;有报道称,种鸡在不同时间段所产的蛋孵化率也有一定差异,在8:00-14:00所产的种蛋,其孵化率较高。 1.4饲料营养因素:种禽的日粮营养水平: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缺乏或比例不当直接影响种禽的产蛋量、产蛋质量及种蛋的受精率与孵化率;日粮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水平对种蛋孵化率的影响尤为敏感。 2.微量元素与种禽营养 3.微量元素的选择 相比较于无机微量元素,有机微量元素具有吸收利用率、生物学效价高且结构稳定,不易对饲料中的活性物质造成破坏以及减少排放等优势 4.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试验在白羽(快大型)肉种鸡饲粮中用羟基蛋氨酸螯合物多矿替代无机多矿,研究其对白羽(快大型)肉种鸡产蛋性能、繁殖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抗氧化、免疫、激素等)指标及对其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有机微量元素在白羽(快大型)肉种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㈡试验研究 1.技术路线图 试验一:不同梯度羟基蛋氨酸螯合物多矿对种禽繁殖性能、免疫指标、抗氧化指标和生殖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氨基酸螯合多矿替代无机多矿可以: 1.有效改善种鸡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其中以纯有机组效果最佳 2.有效改善种鸡血清免疫指标和抗氧化指标,其中以纯有机组效果最佳 3.可有效改善种鸡免疫激素和繁殖激素,其中以纯有机组效果最佳 试验二:种禽多矿中添加不同梯度羟基蛋氨酸螯合多矿对种禽子代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抗氧化与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羟基蛋氨酸螯合多矿替代无机多矿可以: 1.有改善种鸡子代生长性能的趋势 2.显著改善种鸡子代1日龄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其中纯有机组效果最佳 3.有改善种鸡子代42日龄屠宰性能的趋势,主要体现在提高胸肌率和降低腹脂率 4.有改善种鸡子代42日龄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 ㈢试验结论 用羟基蛋氨酸螯合多矿替代无机多矿可以: 1.有效改善种鸡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同时也有改善子代肉鸡生长性能的趋势 2.有效改善种鸡及其子代血清免疫指标和抗氧化指标,其中纯有机组效果最佳 3.有效改善种鸡免疫和繁殖激素水平,其中纯有机组效果最佳 4.有改善种鸡子代42日龄屠宰性能的趋势,主要体现在提高胸肌率和降低腹脂率 下午主持人:江西正邦集团营养总监孔路军博士 报告主题:《单宁酸制剂工艺升级与产品应用》 主讲嘉宾:张小东博士,青岛润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 报告内容: 协同替抗解决腹泻方案最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yc/11561.html
- 上一篇文章: 风寒咳嗽吃什么药中药有效治疗风寒咳嗽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