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说弘扬岐黄文化传承大师精神

治未病是传统医学的最高境界。

中医的预防思想

《素问·四季调神大论第二》:“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圣人们不去等病已经发生才去治疗,而是在疾病发生之前进行治疗,如同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在发生之前治理。如果疾病已经发生,乱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疗,就如临渴而掘井,战乱再造兵器一样,那不是太晚了么?”告诉了我们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备急千金要方·论诊候》:“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将疾病发展归为未病、欲病、已病,也提出了预防概念。

魏文侯曾问扁鹊其兄弟三人医术如何,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针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间,而名出闻于诸侯。”扁鹊虽妙手回春,善于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但做的其实是“下工”做的工作。扁鹊的大哥二哥治未病,才是真正的“上工”。

治未病的三个方面

治未病不仅仅是在病情发作前进行预防,可分为三个方面:

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增强机体的正气,消除有害因素的侵袭,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既病防变:在疾病发生之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见微知著,防微杜渐,防治疾病的发展和传变。

愈后防复:在疾病初愈、缓解或痊愈时,要注意从整体上调理阴阳,维持并巩固阴阳平衡的状态,预防疾病复发及病情反复。

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整个病程始终,衍生了诸多良好的预防手段,其功在前利在后。

治未病经验举隅—苗期理论

苗期理论是国医大师王烈教授首先提出的。苗是指苗头,刚开始有病之征象就进行治疗,有利于根治,旨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预防。

小儿哮喘专病,其治皆在病期,苗期之治少见。

王烈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小儿哮喘之苗,分为“有形之苗”与“无形之苗”。“有形之苗”指的是小儿头型方大、头发稀少、体虚而胖、面色晄白、双颊有湿疹、有时多汗、夜间不宁。外观尚可,对异样气味、温度敏感,乃“无行之苗”。

哮喘苗期的基本病机为肺、脾、肾三脏俱虚,痰饮留伏。故治则当以补肺脾肾,固本防哮为主,佐以涤痰消滞,祛风散邪之法。

方用防哮汤以益肺实卫,固肾纳气,祛痰截哮。组成:黄芪、补骨脂、女贞子、五味子、太子参、玉竹、牡蛎、大枣。

黄芪为君,补五脏虚证,入肺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入脾补益中土,温阳,杜绝生痰之源,入肾补肾脏之元气不足。补骨脂、女贞子补肾纳气为臣。五味子、太子参、玉竹、牡蛎为佐药,有敛肺滋肾,补气生津敛汗,养阴润燥,除烦止渴,软坚化伏痰之功效。大枣为使,补中益气,缓和药性,性味甘温。

在经过大量临床病例验证后,发现在苗期进行治疗的患儿,哮喘发作者大大减少,可达到苗期防哮之目的。

白屈菜于吉林保赤堂

戊戌年戊午月辛巳日

已发荐读:

白屈菜:从荒野之草到药匣之星

王烈:矢志中医,惠泽婴童(上)

王烈:矢志中医,惠泽婴童(中)

王烈:矢志中医,惠泽婴童(下)

中医越老,看的越好?

中医脉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End·

—如果喜欢,可以分享和为本文点赞打赏—

白屈菜

赞赏

长按







































昆明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行政助理管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yuanz.com/wwzxz/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