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任县中老年该怎么照顾自己
冬季是各种“心脏事件”的高发期, 与夏季相比, 冬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出50%, 寒冷地区温度每降低1度,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就增加1%。 为何冬季心血管疾病高发呢?气候是心血管功能的晴雨表。 冬季气候寒冷,气温骤降, 人体耗氧量增加,肌体为保存热量, 维持正常体温,血管收缩, 易致血管痉挛,血流缓慢, 血压增高,心脏负荷随之增大。 因此, 在冬季,心血管疾病 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等, 发生的概率要比其他季节高出2~3倍。 其中,冬季有四件事情, 对心脏的影响最大, 以至于将生命的发动机“活活饿死”。 中老年朋友一定要当心! 冬天四件事“饿死”心脏 中老年朋友请当心 第一件事:从高温房间带着汗步入室 容易发生心梗、心肌缺血 冬天一到,室内的暖气开始供应。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但是,如果在房间内呆得太久, 带着微汗来到室外, 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医院急诊科常能见到, 在洗浴中心消遣完毕的人来到室外, 不多时即发生心梗。 还有一些中老年人, 清晨时分步出家门, 来到室外没走几步便突发心脏病。 实际上, 寒冷本身就是对心脏的考验。 在低温刺激下,血管痉挛, 影响血液供应。心脏供血不足, 就容易发生心梗、心肌缺血。 严重一点的就会致命。 更主要的是, 如果带着微汗来到室外, 寒邪通过肌肤腠理直入人体, 就会令身体直中寒邪。 所以,冬天到来, 从室内走向室外这件事, 我们必须格外小心。 第二件事:晚上吃得多,豪饮到半夜。 容易突发冠心病 能让心脏“饿死”的第二件事, 恰恰是晚上吃得太多。 临床上,常见冠心病突发的患者, 是在夜半时分发病。 而追寻生活习惯, 发现有当晚聚会、豪饮、 大吃大喝的经历。 这样的人十分多见。 晚上吃得多, 脾胃消化系统就需要更多的血液来消化食物。 这样的影响,会持续很长时间。 如此一来, 就没有更多的血液供给心脏。 再加上晚上血液粘稠度增高, 血流速度减慢, 这就很容易导致心梗等, 急性心血管事件。 第三件事:早上没有时间吃早餐。 容易形成血栓 不吃早餐, 除了会让胃肠挨饿, 还会让心脏挨饿发生心梗吗? 当然会。这是因为, 不吃早餐的人, 血小板更容易粘稠和凝集, 容易形成血栓。 如果早晨胃中没有食物, 人体血液里就, 会形成更多的B型血栓球蛋白。 这是一种能导致血液凝固, 使人更加容易患上, 心肌梗死的蛋白质。 所以,不吃早餐, 的确容易让心脏饿死。 第四件事:一连几天熬夜, 拼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 易发生心梗 这一点请注意提醒您的子女: 到了年底,许多白领一族、 商务人士进入年底收官的关键时期, 工作强度和压力忽然增加。 连续几天加班、熬夜成了家常便饭。 不过,急诊科医生观察发现, 有相当多的心梗患者, 发病前曾经有连续加班、熬夜的经历。 值得警惕的是, 哪怕是连续几天上夜班, 即便白天睡得好,也容易发生心梗。 因此,年终岁尾, 我们要格外爱惜生命。 冬天不让心脏“挨饿”, 保证心脏供血, 我们平时可以怎么做呢? 保证心脏供血 不让心脏“挨饿” 就喝这碗粥,按摩护心穴 喝五味子粥:增加心脏供血 配料:五味子10克、大米克。 做法:大米、五味子,一起文火熬制。 功效: 五味子可以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特别是五味子中的五味子素、五味子丙素、 去氧五味子素等, 能增加心脏和冠脉血流量, 调节心肌细胞和心、 肾小动脉的能量代谢, 改善心肌的营养和功能。 按揉护心穴:强壮心肌护心脏 中冲穴中冲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第九个常用穴位, 用自己的大拇指顺时针按10~20下, 逆时针按10~20下, 睡前一次即可,可以强壮心肌。 劳宫穴劳宫穴在手掌心, 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 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手法与中冲穴一样, 每次握拳顺时针36下, 逆时针36下,每日一次。 中医认为, 心是君主之官, 心主神明, 劳宫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经对心脏起着保护作用, 按摩劳宫穴可以起到静心宁神、 镇定醒脑的作用。 医务通再说两句 寒冷冬季心脏易“受伤”, 心脏最怕的四件事, 希望大家都记住, 并转告身边的好友, 您的好心也许能救人一命! 另外常喝五味子粥,常按护心穴, 能保证心脏供血,避免悲剧发生, 希望您把健康传递下去!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yuanz.com/wwzcd/996.html
- 上一篇文章: 药学本草第九期五味子的妙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