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草这种植物可以入药的有二种,你能区分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车前草是极其常见的一种药用植物,很多人对它的药用价值也有所了解,植物照片不难取得,但是在编辑这篇文章时,却颇费周折。 原来,我们平常见到的车前草在植物学上分为二种,一种叫车前,另一种叫平车前。这二种植物从外形上看极其相似,都属于车前草科植物,都属于国家药典收录的中药“车前子”和“车前草”的植物来源。这让我们不得不花费很大的精力来区分这二种植物。 在这次“我们身边的中草药——黄河三角洲药用植物大搜索”活动中,利津县农广校的范秋菊女士、原济南军区综合训练基地农林处的李洪彩女士为我们提供了植物图片,确认了这种药用植物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存在,特此表示感谢! 点击查看活动方案:我们身边的中草药——黄河三角洲药用植物大搜索活动开始啦!!一、植物形态 在《国家药典一部(版)》收录的中药饮片“车前子”和“车前草”中,都明确指出其植物来源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也就是说,我们平常所说的中药“车前子”和“车前草”既可以来自植物车前,也可以来自植物平车前,二种植物的药用价值是一样的。 那么,这二种植物都长什么样?有何区别呢? 1、车前 又名牛耳朵草、驴耳朵草,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粗,多须根。基叶出,直立或外展,叶长椭圆形或卵圆形,顶端圆滑,全缘波状或不规则浅裂或有疏齿至弯缺,有5或7条近平等弧形脉。叶柄明显长于叶片。花茎数个,有短柔毛;穗状花序顶生,花疏生,绿白色。花萼裂片椭圆形;花冠裂片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蒴果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种子细小,近椭圆形,常为5-6粒,腹面明显平截,黑褐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2、平车前 又名主根车前,与车前极为相似,主要区别为:直根,圆柱状。叶柄长1.5~3厘米,叶基生,平铺地面,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11厘米,宽2~4厘米,纵脉3~7条。花茎长4~17厘米,穗状花序直立,长4~10厘米,顶端花密生,下部花较疏;蒴果圆锥形,褐黄色。种子4~5粒,黑棕色,细小,光滑。花期5~9月,果期6~10月。 3、车前和平车前的区别 (1)最明显的区别在根部,车前的根为须根;平车前的根为直根,圆柱状。 (2)从叶子看,车前的叶片呈宽卵形或者卵形,叶子的顶端很圆润,叶子边缘呈波状或不整齐锯齿状,叶柄会长于叶片。平车前的叶片呈椭圆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状的披针形,叶子的基部呈鞘状。 (3)从果实看,车前的种子颜色较浅,呈棕色或棕褐色。平车前的种子颜色较深,呈黄褐色或黑色。 对范秋菊、李洪彩二位女士提供的图片,我们把范秋菊女士的第一幅图片放在车前,是感觉图片中的植物叶片比较圆,叶柄较长,比较直立,可能是车前而不是平车前。当然这种判断未必准确,如果有机会二位女士提供一下根部图片,就很容易分清了。好在,无论是车前还是平车前,都不会影响其药用价值,二种植物在入药时是等效的。 二、车前子(中药名) 根据《国家药典一部(版)》的记载:车前子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车前子属利水渗湿药下的利尿通淋药。 在中药学上,利尿通淋类药通常用来治疗湿热淋证。 中医学认为,湿热淋证就是湿热邪气下注膀胱,影响了膀胱的气化功能,出现了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疼痛、排尿困难或不畅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尿路感染,或者泌尿道感染。 在临床上,湿热淋证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果出现了尿血,即用肉眼即可看到小便带血,此为血淋;如果小便中出现了一些砂石样的小颗粒,此为砂淋或石淋;如果小便混浊,有乳白色的排泄物,此为膏淋。以上皆属于湿热淋证范畴。 如果前列腺炎出现了上述症状,也可按湿热淋证辩证施治。 椭圆形、不规则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稍扁一端略尖,略扁,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表面黑棕色至黑褐色,有细皱纹,一端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质硬,气微,味淡。 性寒,味甘。归肝经、肾经、肺经、小肠经。 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作为一味利尿通淋药,车前子的利尿功能是比较强的,特别是在增加尿量方面效果比其它利尿通淋药都明显。 车前子不仅能利尿通淋,而且能利尿退肿,尤其是湿热水肿;对虚证水肿也可以使用,如济生肾气丸,就是张仲景肾气丸的基础上加了车前子,治疗肾阳虚水气不化的水肿。 利尿;预防肾结石形成;使滑膜等组织发生关节炎,促进关节囊组织增生,使松弛了的关节囊恢复原有的紧张度;祛痰止咳;有拟胆碱作用。 用量9~15克,包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水煎洗或研末调敷。 车前子在煎制时,要注意包煎,也就是用纱布或者清洁的布包好后煎熬。这是由于车前子的颗粒很小,如果不包,就会悬浮在汤液中,不便于吞服。此外,由于车前子含有很多黏液质,当温度降低后,煎出来的汤会非常黏稠,难以服用。因此,煎熬后要趁热把药汤分离出来,否则就很难分离了。包煎的好处是,黏液质不容易溶到汤中,煎出来的汤比较清淡,容易分离。 注意,在包的时候不能包得太紧,否则会影响有效成份的溶出。 内伤劳倦、阳气下陷、肾虚精滑及内无湿热者禁服。 ①治水泻不止:车前子炒为末,米饮调3克服。(《卫生易简方》) 关于车前子治水泻的原理,中医上经常用“利小便以实大便”加以概括。 中医理论认为,无湿不成泻,凡是泄泻,都与湿有关,都要排除湿邪。车前子就是通过其利尿功能来渗湿,从而进一步达到止泻的效果。 车前子通常用于水泄泻,即明显的腹泻,大便很清稀,里面的水液比较多。对这种症状,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这是由于小肠分清别浊的功能失常了。在正常情况下,从胃进入小肠的食物,经过初步消化吸收,在小肠分清浊功能的作用下,清的部分进入膀胱,成为尿液;浊的部分进入大肠,成为大便。如果小肠分清别浊的功能失常了,就分不清浊,那些本来应该进入膀胱的水液,即清的部分,直接下注到大肠,于是大便中就排出了很多水液,相应地小便就非常少,而且通常黄赤。 这时服用车前子,就是通过利尿的方法来减轻泄泻,使大便恢复正常。在临床上,只要看到比较单纯的泄泻,大便非常稀溏,只用车前子一味药,通常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据史料记载,宋代文豪欧阳修就曾得过这种水泄泻,“国医不能疗”。后来服用了一个江湖郎中兜售的“盐水炒车前子”,很快就痊愈了。 ②治腹泻:车前子、木瓜、五味子各等分。共为细末。每次3~4克。每日3次,水煎服。(《中国民族药志》) ③治诸淋小便痛不可忍:车前子15克,淡竹叶、荆芥穗、赤茯苓、灯心各7.5克。上件分作两剂,用新汲水煎,任意服。(《直指方》车前子散) ④治小便热秘不通:车前子30克,川黄柏15克,芍药6克,甘草3克。水煎徐徐服。(《普济方》) ⑤治小便血淋作痛:车前子晒干为末,每服6克,车前叶煎汤下。(《普济方》) 三、车前草(中药名) 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全草,夏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和车前子一样,车前草也属于利水渗湿药下的利尿通淋药。 车前:根从生,须状。叶基生,具长柄;叶片皱缩,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或宽卵形,长6~13厘米,宽2.5~8厘米。表面灰绿色或污绿色,具弧形脉5~7条,边缘具小齿。顶生穗状花序,花茎长。蒴果盖裂,萼宿存。气味香,味微苦。 平车前:主根直而长,叶片较狭,长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长5~14厘米,宽2~3厘米。 除去杂质,洗净,切断,干燥。 饮片为不规则的段。根须状或直而长。叶片皱缩,多破碎,表面灰绿色或污绿色,脉明显。可见穗状花序。气微,味微苦。 性寒,味甘。归肝经、肾经、肺经、小肠经。 清热利尿通淋,祛痰,凉血,解毒。用于热淋涩痛,水肿尿少,暑湿泻痢,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等症。 车前草和车前子的功效大同小异,车前子有的,车前草都有,只是作用差一点。但是,车前草比车前子多了一个功效,有一点解毒作用,可以用于疮痈,车前子是没有这个功能的。 总的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没有车前子,可以用车前草代替。 有利尿作用;有镇咳、平喘、祛痰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胃液分泌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工作状态的胃有抑制作用,对安静状态的胃却无作用。还可暂时性增加肠液分泌,可降低家兔离体肠管收缩幅度,并对抗氯化钡和组胺的收缩作用。抗炎。 用量9~30克,鲜品30~60克,水煎服或捣汁服;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精滑不固者禁服。 车前草可以泡水喝,不过不宜长期喝,可能会造成肝虚脾虚胃虚等。 ①治小儿小便不通:车前草(切)一升,小麦一升。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煮粥服,日三四。(《干金要方》) ②治泄泻:车前草12克,铁马鞭6克。共捣烂,冲凉水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热痢:车前草叶捣绞取汁一盅,入蜜一合,同煎一二沸,分温二服。(《圣惠方》) ④治湿气腰痛:车前草连根七颗,葱白连须七颗,枣七枚。煮酒一瓶,常服。(《简傅单方》) ⑤治石淋:浓煎车前草液饮之。(《外台》引张文仲方) ⑥治尿血渗痛:车前叶生捣,绞取汁三合,生地黄汁三合,蜜二合。上相和,微暖,空心分为二服。(《食医心鉴》) “车前草”名称的由来,就与其能够治疗尿血症有一定关系。 相传汉代名将马武,一次带领军队去征服武陵的羌人,由于地形生疏打了败仗,被围困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时值盛夏,又遇天旱无雨,军士和战马都因缺水而得了“尿血症”,当地又没有清热利水的药物,战士们个个焦急万分。 后来,一个名叫张勇的马夫偶然发现有三匹患尿血的马不治而愈,感到很奇怪,于是寻根追源,见到地面上一片象牛耳形的野草被马吃光。为证实其效果,他又亲自试服,亦效。于是报告马武。马将军大喜,问此草生何处?张勇用手远指说:“就在大车前面。”马武笑曰:“此天助我也,好个车前草。”当即命令全军吃此草,服后果然治愈了尿血症。 从此,人们就把这种植物称为车前草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版)》第68-69页,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年6月第一版。2、《国家药典中药彩色图鉴》第94-96页,中国古籍出版社,年10月第一版。4、百度百科词条“车前草(中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4、张廷模:《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第-页,人民卫生出版社,年5月第1版。文中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应用请以医生诊断和处方为准,因擅自服用造成不良后果者,本号概不负责。 点击查看“我找到的药用植物”: ?样板来了:一位莱州朋友拍摄的药用植物图片 ?刺儿菜:我找到的药用植物 ?酸枣:小时候经常在村边见到,现在才知是一味养心安神药 ?商陆:这可不是“土人参”,服用千万要小心!! ?地黄:六味地黄丸中的第一味药! ?半夏:为什么叫半夏,而不叫全夏? ?苘麻:这是一种田间杂草,也是一种药用植物! ?益母草:为什么又叫坤草? ?地锦:原来止泻药“肠炎宁”的主要成份来自它! ?罗布麻:黄河口人亟需大力开发的药用植物 ?丹参:以此一味药,可抵四物汤 ?蒺藜:小时候多受其害,今日方知是味药材 ?香蒲:李白入诗,李密入典,这种植物来头不小! ?蕺菜[jícài]:鱼腥草注射剂为什么被停用了?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cd/6488.html
- 上一篇文章: 玉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