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功效,重中之重
#中药功效,重中之重# 功效和主治病症占大半壁江山(功效考查的分数值一般比主治的分值多),而主治病症(甚至其它部分的内容)很大程度依赖功效来推导,所以说中药功效拿下来,中药70%左右的分数就有希望了。而且有些题目看似在考用法,实际还是在考功效,如下面几道题目: 1.(A38)生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煅用收敛固涩的药物是: A.龙骨 B.磁石 C.琥珀 D.朱砂 第1(A38)题:考查镇静安神药的个性,龙骨:生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煅用收敛固涩。其余药物功效均无收敛固涩。尤其是琥珀不入煎剂,忌火煅,更加可以排除了。 2.(A40)补脾益气、润肺止咳宜蜜炙用,清热解毒宜生用的药物是: A.黄芪 B.甘草 C.黄精 D.百部 第2(A40)题:熟知甘草功效即可选出答案。 3.(A40)补气升阳宜蜜炙用,利尿消肿宜生用的药物是: A.白扁豆 B.黄芪 C.白术 D.薏苡仁 第3(A40)题:本题考察的是黄芪的功效及用法。选项具升阳作用的只有黄芪,且蜜炙可以增加黄芪补中益气的作用。所以中药功效千万千万不要荒废,要一直背到上考场! 4.(A33)清热利湿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的药物是: A.茯苓 B.薏苡仁 C.白扁豆 D.白术 第4(A33)题:关键点在清热利湿宜生用。茯苓性平,无清热作用。薏苡仁性凉,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白扁豆和白术都是补气药,后面会学到。白扁豆性微温,和中消暑宜生用,健脾化湿、止泻止带宜炒用。白术性温,燥湿利水宜生用,补气健脾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两者均无清热作用。所以单纯清热这个功效,便可直接排除其余三项了。 5.(A26)清心安神宜生用,止咳宜蜜炙的药物是: A.百合 B.天冬 C.麦冬 D.黄精 第5(A26)题:百合:清心安神宜生用,润肺止咳宜蜜炙用。其余三味药均无清心安神的作用(麦冬可以清心,但是无安神作用)。还是在考功效。 答案:1.A;2.B;3.B;4.B;5.A。 以上那么多道,“生用的功效如何,炒用的功效又如何”的题目,基本上只要掌握药物药物就能直接解题了。历年来,只有一道题目(A37)比较特殊,有兴趣可以自行去查看。 因此,我们复习的重心还是要放到基础上:也就是中药功效必须拿下,尤其是现在离考研越来越近了。至于一味药用法是否分好几种,比如,这个有时间的同学可以熟悉一下,没有时间的同学,建议还是以功效为中心,狠狠下功夫。 一类题目有一类题目的规律和方法,但是方法也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不然就是投机取巧了,容易偷鸡不成蚀把米。 中药功效就是中药复习的主心骨!学硕更是要重视基础,所以复习上更是要注重中药功效,功效这一快不要出差错。 药真题提倡先完整背一遍中药功效,有个概念,最后自行倒序再过一遍中药功效。 但是背功效也是有讲究的,这里进行一次介绍。 掌握共性 一味中药的功效可以分为两部分:共性+个性 中药学考查的药物多达味(专硕大纲删除了穿山甲),如何将它们的功效牢牢记住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目录,来解决药物的主要功效。其次,我们可以通过目录,来掌握对药之间的共同功效,不需要重复记忆,极大减轻负担。 6.(X)治疗风寒湿痹,常选用的药物有: A.独活 B.川乌 C.络石藤 D.蕲蛇 答案:6.ABD。 这道题目虽然看起来在考主治病症,其实也是在间接考功效,因为这里的主治病症是功效直接就能推出的。祛风湿药分为祛风寒湿药,祛风湿热药和祛风湿强筋骨药。在把握大的框架下,再进行精细复习。比如祛风寒湿药的寒热属性,肯定不会是寒或凉,这样子对解题是大有裨益的。 那目录需要背下来吗?如果自己时间充足,且能把目录背下来,未尝不可。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用背目录,也背不下来,看多几遍目录,能反应过来哪味药在哪章哪节就行了。 但是从第18章收涩药开始,就要注意了,这个标题不能随便套用了。 比如第18章收涩药第二节敛肺涩肠药,这一节标题写着敛肺涩肠,这一节的药物有五味子、五倍子、乌梅、诃子、罂粟壳、石榴皮、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虽然这些药物都在同一节(敛肺涩肠药)下面,但不是标题有的功效,每味药都有。 7.(X)上能敛肺,下能涩肠的药物是: A.五味子 B.乌贼骨 C.诃子 D.罂粟壳 答案:7.ACD。 其实这一节很多是敛肺药和涩肠药的组合,比如石榴皮/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都没有敛肺止咳,只能涩肠止泻。所以即能敛肺止咳又能涩肠止泻,在这一节药物中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敛肺涩肠药这一节中既敛肺止咳,又涩肠止泻:①乌梅;②诃子;③罂粟壳;④五倍子;⑤五味子。 对比记忆 注意背诵药物的顺序,如果把功效相近的药物放在一起背,是不是会节省时间?而且考试也是这样子考的,把顺序弄好,也更有利于发现考点。如果你背的药物顺序杂乱无章,无疑是增加了工作量。 比如辛温解表药,羌活和藁本的功效基本一致,然后我就发现有些同学没有意识到,不放一起背诵,结果其中一味药功效默写对了,另外一味药默写反而错了(不完整)。如果意识到羌活和藁本的功效基本一致,不仅工作量小了,而且记得牢,知道一味药功效就能知道另外一味药功效。 但是也要知道,功效一样,不代表主治病症一样,羌活和藁本的主治病症就有一点差异。 药真题纸质版的中药顺序或者药真题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weizia.com/wwzry/1064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黑芝麻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 下一篇文章: 五倍子是一味收敛药材,具体对人体有哪些功